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人类命运与共,合作方能抗疫
2020-04-13 08:48:0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沈雅梅  
1
听新闻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全世界正在同时间赛跑、与病魔战斗,各国人民为遏制疫情付出艰苦努力。疫情凸显了非传统安全问题对国际社会的巨大挑战,它应当能够促使世界各国更加团结,共同解决跨国卫生防疫问题,带动全球卫生合作成为新的政治趋势。

疫情首先是对各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考验。由于各国疫情、国情不同,防疫无法遵循统一模式。但无论怎样,尽早发现和救助感染者、及时阻断疫情传播,是防控的基础。西方国家疫情蔓延,和它们在心理上仍把全球抗疫的先行者中国视为“远方”,以为自身的生活方式能成为保护屏障有关。

疫情凸显了全球相互依赖背景下的系统性风险正在上升。那些冗余度比较高、生产分布在多个国家的经济部门能够相对较好地渡过难关,而对单个国家的单一供应商的依赖可能会因为停产而面临崩溃。全球化成为一些人迁怒的目标,受到民粹主义、反自由贸易、反移民等思潮的冲击。

疫情也暴露出全球治理体系的弱点。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美国以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回应,不仅没有对国内疫情及时防控,一些政客还利用疫情做政治文章,借机鼓吹加速中美经济脱钩,把美国绑定在大国竞争的轨道上,美国没有发挥出对国际抗疫合作的领导作用。美国放弃或弱化对相关全球治理议题的承诺,直接影响了全球治理合作的前景,全球治理体系出现局部“塌方”。

共同的防疫利益和金融稳定需求尚未调动起充分的大国合作。以往,中美曾在全球治理领域通力合作,证明了通过中美双边合作推动全球多边合作的路径是有效的,这也有助于扩大中美关系发展的空间和功能。然而,今天的中美关系仍顽强地保留着国际关系旧有的属性,地缘政治阴影挥之不去,种族主义、文明冲突言论抬头冒尖。随着疫情危机加深,美方加速转移供应链、买断疫苗专利、禁止医疗物资出口等以邻为壑的现象有可能升级。

然而,无论是SARS、H1N1,还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都表明,所有国家的国内发展不仅要对本国负责,也要对国际社会负责,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是国际社会的需要。面对危机,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人类命运与共已然成为现实。首先,病毒不分国界,是全人类共同的威胁和敌人。一国不会因其富有或贫穷而幸免,调动集体安全防御也于事无补,旧有的地缘政治思维和手段已经无法提供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有效方案。国家之间相互平等,只有相互尊重,才能避免延误抗疫时机。其次,保护生命健康安全和福祉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也是国际政治的终极关切,这应当是国际社会的理性认识和集体自觉,共同打败病毒是当前最大的公平正义。第三,面对疫情,任何单个国家的胜利都是微不足道的,团结合作才能取得共赢。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联合国自成立以来面临的最大考验”。如果各国自扫门前雪,那么国际机制将形同虚设,引发全球治理灾难。

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努力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支持。患难见真情,患难之时伸出援手是世界对中国疫情的感同身受,也是中国对世界各国的感恩回报。当前,中国正在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遵循,积极开展元首外交、双边合作并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在提供医疗援助、共同抗击疫情的同时,也致力于推动国际经济合作,向世界传递人类命运与共、中国和各国携手战胜疫情的信念和信心。

应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建立在人类是命脉相连、兴衰相依、祸福与共的相互依赖体这一现实和理想之上。称其为现实,是因为各种形式的共同体建设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已蓬勃发展,涵盖次区域及区域等多个层次,例如欧盟、东盟共同体,以及一些酝酿中的共同体构想,例如东亚共同体等。称其为理想,是因为当下的各种共同体设想和组织,考虑的主要是专门领域以及区域性的共同利益,尚未形成一种超越区域利益、包含所有领域的人类整体性共同体现实,一个以利益共同体为基础、责任共同体为规则、命运共同体为方向的国际关系格局正在浮现,尽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中国的发展寓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商共建共享的过程之中,摈弃了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旧思维,致力于解决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兼济天下的问题。这既符合21世纪国际政治的新趋势,也是中国为全球抗疫合作所贡献的公共产品。

(作者:沈雅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标签:
责编:郭蓓 袁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