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常态化”下,要有一颗“平常心”
2020-04-09 09:27:00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许遥  
1
听新闻

4月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抓紧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连续多次重要会议强调的“常态化”,标志着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全球疫情不断扩散,防控境外输入性风险已成为目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和日常生产生活将逐步恢复,社会要慢慢找回正常的运转节奏。人们对防控的手势和心态,都需要因时而变——常态化,就是一个新变化。

新冠病毒固然令人生畏,但是漫长时间的冻结经济和社会运行,绝非当下中国所能承受。常态化,不是让经济社会“冻结”常态化,恰恰是要在高度重视防控的前提下,稳定有力地“跑”起来。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不是一道非此即彼选择题,而是我们需要统筹推进,共同保障的两端。

这意味着,我们要用更为精准有效的措施,一方面充分吸收传承先前积累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让它们在社会常态运转的情况下继续适宜、有效地发挥作用,在该严抓严管的地方坚决“严”;一方面也要继续强调个人防控的重要性,用每个人的自觉,构成一张防护网。

但同时,“常态化”,也要求我们把前期高度紧张情绪适当调整过来,特别是避免过度焦虑。经历过最初的严阵以待,今天我们应该可以用一个更平常的心态来看待疫情。我们依旧要保持戒备,却无需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我们依旧要保持警觉,但也不必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一惊一乍、过于担忧;我们依旧要严抓防控,但也不能误将防控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的理由。

常态化,需要一颗平常心,需要对抗疫成效和其中的经验有信心。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人类对新冠病毒的认识正在逐渐深化。经过几个月的“战斗”,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对于治疗和防控新冠肺炎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道口、社区、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等不同场景下的“防线”也在不断筑牢。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套经受过冲击考验、并在不断调整优化的防控体系,在今后的疫情防控中将能持续发挥作用,甚至是更出色地完成它的使命。而把它们做实做好,正是我们积极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

现在的我们,正拥有着一个经过疫情考验并被证明行之有效的防控体系,它正在静默运转,默默守护这座城市和其中两千多万人的安全和健康。我们要对它有信心,并且要一起把它打造得更牢靠。

标签:
责编:郭蓓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