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社会上关于严厉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尤其是禁食野生动物的呼声日益高涨。2020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规模庞大的野味产业被“踩了刹车”。然而,要想革除滥食野味的陋习,把《决定》落到实处,还有一件事情必须下大力气去做,那就是加强全社会的“野味科普”。
当前,有些地方并未把食用野味视为陋习,而是当作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饮食文化。于是,在当地的“农家乐”、路边饭馆甚至是城市高档餐厅,靠野味吸引顾客的现象比比皆是,生意很是兴隆。如此多的餐馆经营野味,说明不少人有食用野味的偏好与需求,这就暴露出我们对此仍然存在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可见,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既要有权威部门的“紧急制动”和令行禁止,也要有对全社会和风细雨般的“野味科普”。只有把《决定》转化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才能水到渠成。
“野生动物吃了大补,还可以治病”“缺少野味,怎么称得上是高档宴席”“没吃过,就想尝个新鲜”……一般来讲,食用野味的人大抵都存在上述不科学、不健康的饮食观念,而这又是由于缺乏卫生安全防范意识和绿色环保意识所致。其实,人工养殖的禽畜生活在相对安全、洁净的环境,有着可靠的饲料来源和较为完善的免疫制度,完全能够满足人体对于营养摄取的需要,根本没有必要再从野生动物身上“找补”。要让人们知道,“食用野生动物能滋补身体”的传言没有科学依据,“病从口入”并非虚言。野生动物身上携带的大量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在猎捕、宰杀、加工、交易和食用的过程中极易被扩散传播;滥食野生动物不仅不能滋补身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严重者甚至致病毙命——可见,怀着猎奇心理品尝“舌尖上的野味”,其实是在拿自己的生命与健康在逞一时之快。
滥食野味,不仅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危害,还会对野生动物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从而引发生态危机和自然灾害。野生动物与人类共同生存在地球上,都是地球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要让人们知道,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保护野生动物在自然界的种群安全,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决定》发布前,我国已有《野生动物保护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出售、购买、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虽然这些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但是如果公众周知并好好落实,也不至于出现此前滥捕滥食的乱象。一些捕猎、销售、食用野生动物的人往往并不知晓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更没有这方面的健康素养和环保意识,久而久之,人们对于周边食用野味的现象也就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可见,立法机关和执法机构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把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广而告之;同时,针对一些公众对野生动物“傻傻分不清”的现实,要加强相关概念、分类知识和保护名录的宣传,特别要让禁止食用的“黑名单”和允许食用的“白名单”家喻户晓。
《决定》要求,对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的,在现行法律规定基础上加重处罚。“狠话”虽然撂出来了,但这些抽象的概念性表述恐怕并不足以形成足够的震慑。建议立法机关和执法机构将不同的违法情形所对应的法律责任梳理出来,通过媒体宣传、科普课堂、社区宣讲等渠道,以浅显易懂的内容和丰富多彩的形式令公众入脑入心,以利于在全社会形成革除滥食野味陋习的良好思想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