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应急绿色通道;延长许可有效期;加快标准转换应用;审慎异常名录管理;严查乱收费乱涨价;免除技术服务收费;强化帮扶指导工作.....记者3月16日从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为更好解决北京市企业复工复产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其出台包括推行网上办理、实行告知承诺、延长许可有效期等九个方面的19项具体措施支持复工复产。(3月17日《劳动午报》)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运行带来明显影响,但其冲击只是短期的、阶段性的,我国经济有巨大的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现在,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这要求我们不失时机抓好复工复产,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抢回来、补回来。当此之时,在抓好防疫同时,坚持统筹兼顾,用好“一盘棋”思维,打通堵点、突破难点、克服痛点,是进一步提升复工复产率的关键。
复工复产既关乎民生,关乎个人和家庭的福祉,又关乎企业发展和经济秩序、社会秩序的稳定,可谓兹事体大。社会要运转,不能没有生产,即使在特殊情况下,长时间停工停产的后果也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说,统筹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是一场“大考”,考的是各地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智慧。
要看到,目前疫情已影响到产业链的完整性,也造成现金流紧张、原材料断供、工人返工受阻等生产要素短缺,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做好规划、加强引导、提供支持。比如,哪些产业和企业可优先复工,政府部门在审批时需要统筹考虑;从财政、金融、公共服务等多方面,需要政府部门出台支持政策,还需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如何将复工复产企业的防疫措施落实到位,需要政府部门做好服务、加强监督。
另外,政策帮扶还应着重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帮扶力度。在这次疫情中,受影响最为严重的是住宿餐饮、文体娱乐、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抗风险能力最差的是中小微企业,因此要特别建立专项帮扶机制,使帮扶政策精准落地“雪中送炭”。
毋庸置疑,精准稳妥推进复工复产,对各地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现实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比如,一些企业面临工人短缺、材料短缺、部件短缺等问题;相邻地区政策要求不一,尤其是在流通环节,缺乏有效的协调统一机制,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的难度较大……这就需要相关政策措施因势而动,紧跟疫情防控的新进展、新形势,提高政策“契合度”,实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良性互动。
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复工复产关系生计。无论是从社会职能出发,还是对企业和个人而言,尽快有序复工、实现企业正常运营,从而推动社会正常运转,都有着积极的现实需要。因此,政府为符合条件的行业及企业加速复工创造有利环境,这符合企业及民众的切身利益,更是对经济民生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