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采访时了解到一个案例:西北一个小村庄,刘老汉和老伴的心脏药断顿,这药只能到乡卫生院才能买,可村里的路已封,公共交通停运,老两口愁坏了。他们找乡里的亲戚帮忙,对方又托人,折腾了好几天才把救命药捎到村口。
疫情来势汹涌,城市生活生产深受影响,农民、农业、农村也遭遇了冲击。城里人有各种渠道和资源来表达诉求、寻求帮助、主张权益,很多问题应声而解;相比之下,农村地区很多人都属于“沉默的大多数”,一些人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缺乏应对的办法,也不善于发声,亟待引起关注与帮助。
疫情之下,不同群体有不同的烦忧。在农村地区,人们对疫情可能没有那么紧张,最担心的不是抢不到口罩,他们也没什么心思跟着抖音用电饭煲蒸蛋糕、研发新菜。最让他们挠头的是:一年之计在于春,可眼看如今草长莺飞,返城复工和农田生产都受到影响,一家人的生计如何“安放”?
那些靠外出打工养家的兄弟,往年正月十五前后就会出门,但现在很多人只能憋在家里。尤其在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什么时候能外出务工依然未知。难得有机会多陪陪孩子固然是一种幸福,但歇工就意味着“0工资”,不仅直接影响家庭收入,还给未来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如果不巧他们以前上班的服装厂、小餐馆、理发店等被疫情“拖黄”了,那未来的日子将更具挑战。
那些未脱贫或刚脱贫的家庭,本来就底子薄,现在又添新愁。尤其有孩子上学的,今年的生活费、补课费、学杂费,都是不小的压力。如果家里还有病人、残疾人、孤寡老人,压力会更大。过去一个月正值过年,储备的年货相对丰富,但接下来的日子恐怕会遭遇更多难题。
那些种植户、养殖户,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卖不出货的困扰。河北部分养殖户断药断粮,只能看着自己养的鸡被饿死;海南一些农民卖瓜无路,只能任瓜果烂在地里或拿去喂鸡……疫情之下,民生多艰的案例看着让人心疼。
在北方,往年雨水一过,就该忙春耕备耕,但今年形势不容乐观。为减少资金占用,农资经销商每年春季种子、化肥储备量一般只有三分之一,剩下大部分要靠陆续回笼的资金来周转,但受疫情影响,人流物流资金流不畅,不但影响了农资销售,也让经销商没有足够资金补进新货源。两头犯难两头堵,无论是“销”还是“种”都会有麻烦。
最近,舆论用很大的篇幅,聚焦了抗击疫情中暴露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问题的短板。其实,那些被广泛讨论的问题,大多都属于城镇问题。如果放眼仔细观察,在尚未出现拐点的疫情中,抗风险能力最差的是农民,经济基础最薄弱的是农业,公共服务最缺乏的是农村。
这些天,当城市居民在讨论复工复产、注意食堂风险、如何在家办公、定制公交上班等问题时,有关方面一定不能遗忘农村那些“沉默的大多数”。他们身边没有媒体,自己也不拍段视频、发微博求助,千万不要等到问题无法挽回,才开始重视他们的困境。
其实,中央和相关部委已经注意到这些问题,一些省区也有所行动。
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要求,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要抓紧解决影响春耕备耕的突出问题,组织好农资生产、流通、供应,确保农业生产不误农时。
2月2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优先做好贫困地区农民工返岗就业工作,做好因疫情致贫、返贫农户的帮扶工作。”国务院扶贫办等七部门联合开展消费扶贫行动,稳定贫困户增收渠道,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化肥、农药等农资则已纳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生活物资保障范围,保障重点地区春耕备耕用肥用药需要;
湖北省安排部署农村村组封闭管理、农产品稳产保供和当前农业生产工作,并对农村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孤儿、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不低于3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物资救助;
安徽省1.2万余名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对春耕备耕工作开展指导服务,并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将生猪养殖场(户)贷款贴息补助范围由年出栏5000头以上,调整为年出栏500头以上;
广西则推出客商来桂专人服务、采购补贴、开通运输通道等一系列措施帮助加快农产品销售;
……
这些都应该手动点个赞。
现在最需要的是,各级各地要把中央的决策部署抓紧抓实抓细。政府在防控疫情、复工复产的同时,必须要同步把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农村,因地制宜、因时谋划、精准施策出“新招”“硬招”“实招”。
各有关部门,要实地去调研看看,农民到底有哪些实际困难,有哪些痛点,需要提供生活物资救助的要马上安排到位,该打通公路卡点的要帮助尽快打通,缺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要尽早筹措,有货物难销售的要拿出实在的应对办法……
天冷更恤衣单人,衣薄更盼春来早!
(本报评论员张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