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除了“错峰吃饭”还需要开启更多“错峰模式”
2020-02-04 09:31:00  来源:东方网  作者:郭元鹏  
1
听新闻

2月2日15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公共场所、交通工具以及不同风险人群的健康防护有关情况。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研究员冯录召建议:复工后的企业应该实施“错峰吃饭”,以减少人员集聚。(2月3日《澎湃新闻》)

随着一些企业的节后开工,给疫情防控带来了一定难度。大量农村务工人员返程后是否要隔离?建筑工地、工厂是人员聚集区,有没有一些特殊的防护措施?这些返程务工人员很可能是集中居住的,居住的时候晚上睡觉有可能上下铺,睡觉的时候也不能戴口罩,这些人员有没有特殊的防护措施?这些都是大家所关心的。无疑,确保节后开工后的疫情防控安全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对于减少企业人员集聚,疾控专家给出了不少好的建议。比如,就“食堂就餐”而言,专家建议要“错峰吃饭”,“错峰吃饭”就是比较科学的。如今的企业大多都有职工食堂,而很多企业规模不小,每到吃饭的时候就是人山人海,这种“聚集吃饭”现象比春节期间的“百姓聚餐”危险因素还要大。因为,春节期间的“百姓聚餐”多数是亲朋好友,还都会是“饭店单间”,而企业的职工食堂则是名符其实的“大食堂”,几十人、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在一个区域就餐。

“错峰吃饭”能在一定程度上纾解防控的隐患。当然,“错峰吃法”给企业带来的是不小麻烦。比如,会影响生产;比如,给食堂带来更大工作量等等。但是,与防控的安全相比,麻烦一点也是值得的。因此,企业单位切莫把“错峰吃饭”只当成是专家的“随口说说”。要把“错峰吃饭”当成第一标准,本着对职工负责,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落实到位。要将“大食堂”分成更小的“吃饭区域”;要合理安排吃饭的时间;要控制一批次到食堂吃饭的人员数量,尽量减少“聚集吃饭”。

受到“错峰吃饭”的启发,笔者以为为了大众安全,应该启动更多“错峰模式”。如今机关事业单位已经上班了,一些和社会关联度大的企业也已经准备开工或者已经开工了,上班出现的“人群集聚”不利于疫情的防控。因此,除了要落实好“错峰吃饭”之外,还应该落实“错峰上班”、“错峰下班”、“错峰办事”、“错峰办公”等等,引导办事的群众也要避开高峰时段。

比如说,机关单位就需要“错峰上班”和“错峰下班”,依据单位的实际情况,让工作人员分批次上班下班,不要墨守“以往的上下班时间”,而应该是“灵活上下班”,比如上午下班的时间可以从11点开始到12点结束,陆续分批次让工作人员回家吃饭,就能减少街头的人员集聚。

总之,特殊情况需要特殊对待,需要开启更多“错峰模式”。

标签:
责编:郭蓓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