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基层工作任务越来越艰巨、越来越繁重,“白加黑”“5+2”已经成为基层干部工作的常态。基层一个单位要应对上级多个部门,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的“痕迹管理”,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这些问题既占用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又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松绑、给基层干部减负,是人心所向。但是怎么减、从哪减,才能让基层真正减负,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
一是减文件控会议。从2012年12月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到“基层减负年”要求严格控制层层发文、层层开会,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减文控会的高度重视。必须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部署,坚决做到文件不该发的不发,会议能不开的不开,严格精简文件改进文风,严控会议规模、数量改进会风,以斗争精神整治形式主义。
二是减少督导检查。工作督导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有些督查工作确实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更好地推动工作的落实、政策的落地。减少督查并不代表上级对于基层的工作就放任不管,也不代表完全不进行督查,应统筹规范监督检查考核,压缩数量减少频次,对检查内容相似的要灵活整合,防止重复督查,避免层层督查。
三是减少材料报表。“加班加点写材料,没日没夜整数据,一心一意填表格,辛辛苦苦编信息……”成了当前基层工作的真实写照。材料是体现工作成效的“载体”,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部门对于材料过于侧重,甚至要求日日更新、月月总结,通过微信、邮箱上报的材料还需要报送纸质版,上报材料件件要经单位主要领导签字,繁重的材料任务使基层干部投入大量的精力。因此,要减少材料的密度,加强材料的精度,检查考核不要光看方案、照片、记录老“三样”,要多到现场去走访,多和群众去了解,更多了解真实的基层情况,更注重工作的结果。
为基层减负不是纵容基层干部懒政不作为的借口,基层减负是为了更多的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走出来,从督导检查的漩涡中走出来,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去贴近民心、了解民意、解决民事,更好深入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战役中去,为实现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持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