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2”全国交通安全宣传日即将来临之际, 媒体记者从江苏省交警总队获悉,今年1-10月全省发生涉及酒驾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6.3%,这是令人欣慰的。但随着岁末年终的到来,各类庆典聚会活动的增多,严禁酒驾醉驾的弦非但松弛不得,而且本着为他人和家人负责的态度,司机当更加拧紧这根弦。
首先,要强调车祸猛于虎、生死一瞬间意识。在交通高度发达的当今,用车的范围和人群越来越大,车祸之痛让人防不胜防;痛定思痛,还得从源头上抓起,从自我做起。在这个宣传日里,如果能形成一种如何摈弃酒驾醉驾的集体反思,是源头上防范的重点。酒驾的个人错误所带来的灾难,必定在让无辜的他人付出了生命和财产代价的同时,自己这个“始作俑者”代价更大,并由此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这种反思越深入,也越可能把外在的规则之治转化为内在的自觉行动,从根本上减少和规避交通事故的发生。自己做好了,惠及他人,自然连同自我。
其次,要严格执法,对酒驾醉驾说不。《刑法修正案(八)》中增设危险驾驶罪,将“醉驾”由原来的行政处罚上升为刑事处罚,这是法律,当有法必依。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必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今年以来的酒驾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同比下降了,但毕竟还是发上了3511起,死亡303人,这背后多少家庭在蒙受痛苦,在他们的眼里,酒是红色的。
再次,也要做好防堵酒驾醉驾的环境氛围工作。有道是“无酒不成席”,酒的确能营造宴席亲密融洽的气氛;但人们在普遍意思到了酒瓶口倾倒出的是有情亲情时,能否也意识到当酒瓶口与方向盘和油门联系在一起时,就个酒瓶就如同童话里《渔夫与魔鬼》的瓶子呢?千万不要让无恶不作的魔鬼瓶口里出来,而要将其死死封闭在瓶子里。那么,我们何不在酒店的显眼处,在包间的显眼处,标上如同禁烟一样的标识,让“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成为一种风气,成为有素质的“标配”。饮酒本无过,但与方向盘和油门联系起来了,酒就变味了,人也就变味了。
别让我们的幸福生活被酒驾带来阴影。酒驾醉驾违法犯罪和交通案例中,发生的区域较多在居民小区,对社会造成危害性极大,害人害己。我们在形成一种“扬汤止沸”的法律规范中,如果再配以“釜底抽薪”的氛围营造,从根本上帮助提升驾车者的普遍规避酒驾素质,才是标本兼治之策,并带来幸福生活的长治久安。 (苏报融媒评论员 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