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教师招聘“名校通吃”让我欢喜让我忧
2019-11-18 09:16:00  来源:红网  作者:陈庆贵  
1
听新闻

  日前,一份教师招聘名单在公共空间发酵引发热议。10月30日,某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发布2020届毕业生拟聘名单,20个录取者中有19人毕业自清华北大,其中13人为清华北大本硕连读,另外1人则为北师大本硕连读,20人均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招聘中的这一罕见久违奇观,不禁让人大开眼界,我将之概括为“名校通吃”现象。

  就事论事观照,“名校通吃”肯定是值得人“漫卷诗书喜欲狂”的大好事,起码有两点值得让我欢喜的理由:地方愈益重视教育人才引进和教师素质提升,此其一;其二,随着待遇提升教师地位“水涨船高”,教师岗位吸引力倍增。相对于多年来公务员考试“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异常世相,无论如何,吸引更多精英人才投身基础教育领域,都堪称教育之幸和国人之福,折射了科教兴国理念方略的理性回归。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推进教育从机会公平向结果公平提升。毋庸讳言,由于历史和现实叠加的复杂成因,城乡教育、区域教育、校际教育“三大差距”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为此,政府关注民瘼用心良苦,祭出一系列剑有所指的特殊倾斜政策,旨在优化资源配置缩小教育差距,取得的成果也是立竿见影有目共睹。

  透过表象掘进一步,将“名校通吃”置于教育资源配置相对不公的大背景下审视,则此征象难以令人乐观。毕竟,全国名校资源属于稀缺资源,也是各地应当共享的优质资源,更是可供调节资源配置“剪刀差”的权重资源。设若任由少数强势地区凭借其强势资源形成“洼地效应”,吸引名校人才过度流入“锦上添花”,则客观上势必此消彼长,导致大部分相对弱势地区人才更加紧缺,甚至受利益驱动诱发存量人才流向强势地区。久之,难免拉大“三大差距”,进而加剧和强化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内容,又是推动社会公平的最重要动力。令人担忧的是,时下“名校通吃”并非一时一地现象,差不多已然成为一些地方教师招聘的流行“标配”。 五花八门的“牛校”争先恐后,凭借其政策和资本优势,不仅占据一流生源和一流设备,而且争抢网罗一流师资。相形之下,在一些欠发达地区,教师队伍依然面临人才“招不来、留不住”困局。须知,任由教育资源不均衡持续加大,不仅加剧教育公平两极分化,而且可能掣肘现行“缩差”效用,抵消来之不易成果,这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和警觉。

标签:
责编:郭蓓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