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禹州的李女士在一个多月内发现,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眼睛里冒出小纸片。经调查,这些纸片是被三名同校男同学强行塞入眼睛中的。该校校长回应时,承认了此事,但称这是“小孩子间的玩闹,没有恶意”。这句回应在暴露学校监管不力的同时,还为当代教育敲响了警钟,我们着实该为玩闹与校园暴力定界,让孩子们有所敬畏。
把握好玩闹与施暴的界限,责任不仅在孩子身上,学校、家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孩子是张白纸,上面大部分的笔触都是学校与家长们留下的。什么是玩闹?什么是校园暴力?合理的答案不应单由孩子自己揣摩,还需学校与家长的引导与教授。然而,很多时候,这个问题并没有受到重视,我们更多听到的声音是:“他还只是个孩子”,“他还小,不懂事”……该校校长的回应也是如此。倘若大人们都未传递出正确的观念,给玩闹与施暴一个合理界限,又怎能去要求孩子有清楚的认识呢?
给玩闹与施暴定界,一定程度上是为孩子的言行举止定界,让他们有所敬畏。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说:“人的成长过程中,要形成一些东西,除了爱之外,还要有敬畏。”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玩闹与校园暴力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那么就代表着孩子们缺少了一根约束的绳子。他们容易在两者间游移不定,甚至会向恶的一边试探,而这就是缺乏敬畏之心的结果。只有这二者间立了一条界,孩子们才能对此有清楚的认知,对恶有敬畏之心,从而约束自我。
当然,孩子们在生活里需要的不会只有一条界线,而敬畏之心也不是仅凭一条界线就能树立起来的,教育参与者们在如今需在常识教育上下苦工。不管是去年年底的12岁男孩持刀弑母事件,还是前段时间的大连女童被14岁男孩杀害事件,都向我们证明着——当代教育在向孩子们传递应试知识的同时,也不能缺了常识的传授。只有在正确且完善的常识引导下,孩子才能尽早地形成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确立积极向上的三观,他们才能有所敬畏,才能知道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而去有所为、有所不为。唯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在通往恶的界限前止步,才能让如此的悲剧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