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今年十一周岁了。以往“双11”,很多人喜欢盲目跟风,被各种营销广告所吸引,一口气购回许多打折商品,但质量和使用率却不尽如人意。经过多年“洗礼”,消费者面对“双11”的心理逐渐发生变化,不再单纯“买买买”,越发沉着从容。(11月12日 长城网)
有人扫货“狂战”,有人拭目观望,“双11”俨如一部消费“心理学”。今年“双11”预售战早就打响,打折力度一浪高于一浪,但一众消费者表现淡定,消费趋于理性成熟。社交媒体上“任他福利漫天,我自安于盘石”附和者不少,而紧盯需求、精准下手的网友群体,似乎也在扩大。
面对喧嚣的电商造节,消费理性显著增加,原因不外乎三:一是屡遭货不对板、明降暗升、大数据杀熟等套路“教育”,开始为冲动惹的“祸”买单;二是认清疯抢到的不少商品或质量参差,或被“冷藏”在角落的事实,渐从争夺眼球的营销迷障中走出,不再一看到“一折到底”“限时特惠”“买到就是赚到”等煽动性字眼就眼红心跳;三是购买力增强,对待特价和促销的态度更为谨慎,会依据自身能力尽量选择质量更优的产品。但不管怎样,在此消彼长的博弈中,部分消费者已能够抵御“低价”刺激,不被消费的符号牵动。
质言之,“双11”狂欢趋向理性,是在纠偏过往的消费理念,告别盲目从众,回归理性冷静。从媒体采访可知,近年来,与过去更多关注“价廉”不同,投机消费行为逐渐减少,消费者购物更注重商品价值、服务以及精神体验,购买更加“有数”,“需要就买,不需要就不买”成为共识。
从认知上纠偏,也是给“过热”的“双11”降温的最好路径。放眼现实,这种纠偏正扩散蔓延,蔚然成风。此前有网友总结出一条规律:“但凡有一丝犹豫,都坚决不买。”以此为绳,衡量被精准推送的商品,会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多“非买不可”。这一铁律已为越来越多网友所接受、运用,成为指南性质的经验被广泛传播。
时间推移和沉淀下,“双11”终将从狂欢过渡为日常,回归正常的商业逻辑,彼时唯一决定买与不买的,理应是真实的需求,其胜过一切优惠云烟。毕竟,不需要的东西,再便宜都不划算;需要的东西,价格稍高也合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