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自己的话剧生涯,一次次参与话剧创作,一场场令人难忘的演出,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文艺工作的准绳,也指引着我不断前行。
50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和十几名同学被分配到宁夏话剧团工作,这是我第一次来到祖国的西北。祖国哪里需要,我们就去哪里。在这片当时并不繁华的土地上,我们奋战在文艺工作的第一线,立志干出一番事业,用优异的作品为当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艺工作归根结底是关于人民的工作。“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只有清醒认识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是创作的不竭源泉,才能创作出让群众叫好的文艺作品。记得1984年夏天,我和同事骑着自行车在基层跑了15天,和老乡拉家常,与农民共同劳动,生动鲜活又充满激情。带着采风而来的灵感,我一头扎进西海固,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创作了《这样的庄稼汉》。首演那天,我邀请农民朋友一起观看,有笑有泪,效果很好。于是,心念一动,将作品送到农民家门口的“大篷车”便应运而生。
从1984年至今,35年来,宁夏话剧团文化“大篷车”行驶百万公里,流动演出超过8000场,600多万群众看过戏。我们用老百姓看得懂、听得懂的方式,把精神食粮送到千家万户。有老百姓看着我们台上演的戏、头上搭的凉棚,摸着塑料椅子说:“宁夏话剧团是我们山里人、我们农民自己的剧团。”这是对我们几十年坚持文艺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最高褒奖。
话剧是舞台的艺术,也是情感的交流。用心对待每一场演出,观众自然就会真诚以待。一次在西吉县某乡镇中学演出,零下18摄氏度的低温,还下着小雪,有演员生着病却咬牙坚持演出。表演结束后,校长送来热茶、大衣,噙着眼泪感谢我们的到来。那天离开时,走了好远,回头看,学生们还在目送我们。服务基层的过程中,这样的感人瞬间有很多,我们为观众用心演绎文艺作品,而乡亲们也在用真情实感回报我们。
舞台上备受瞩目,舞台下也要争当模范。50多年的话剧生涯,30多年的“大篷车”经历,给人深刻启示:要注重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老百姓心中有一杆秤,倘若一部剧里有私心、不走心,把下乡送戏当摆设、走过场,久而久之不仅会丧失声誉,也会失去观众。正是话剧团里每一名党员、每一个演员的道德自律和行动自觉,大家才能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文艺工作第一线,才让演出离老百姓更亲近,让作品与生活更贴近。
时至今日,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的文艺事业如火如荼。用脚步丈量日新月异的发展热土,用舞台呈现老百姓生活的可喜变化,我们的“大篷车”永远在路上。
(作者为宁夏话剧团原团长,本报记者禹丽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