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城市治理,下足“绣花”功夫
2019-10-31 16:48: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桂从路  
1
听新闻

  城市加速发展,治理要从精细处入手,从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起

  小到一个井盖,大到城市的规划布局,唯有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才能让治理的针脚更细密,城市的运行更顺畅

  唯有坚持问计于民,才能提升治理的科学有效性,找到精准治理的发力点

  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从北京实施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到浙江将“枫桥经验”应用于移动互联时代的城市治理,再到上海利用大数据打造“城市大脑”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难题……得益于技术创新和治理升级,我国城市治理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向精细化方向深入发展。

  中国人对城市治理的理解,是随着城市化率的节节攀升而不断深入的。2018年底,中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9.58%。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城市人,越来越多的大型、特大型城市开始崛起,城市群、都市圈加速形成,人们对城市功能和城市生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逐步告别以往粗放式的城市管理方式。如何克服各种各样的“城市病”?如何打造包容、协作、智慧的现代城市?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城市治理新路子?时代的发展,为城市治理出了一道道颇有难度的考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转变治理思维、提升治理能力、完善治理体系。

  城市加速发展,治理要从精细处入手,从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起。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客观来说,当前一些城市在治理上还存在不精细、不科学的地方。比如,针对路面上电动车较多的现实情况,一些地方出台拟禁行电动车的规定,引发了对一刀切式管理的质疑。又如针对车辆超载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各地出台了不少管理办法,但问题在于落实不细、不严。精细化的管理,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小到一个井盖,大到城市的规划布局,唯有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才能让治理的针脚更细密,城市的运行更顺畅。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治理说到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唯有坚持问计于民,才能提升治理的科学有效性,找到精准治理的发力点。近年来,党中央围绕城市治理,推出了一系列落地有声、群众叫好的扎实举措: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为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加快实施棚户区改造;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推进城市垃圾分类、河湖长制治理、“厕所革命”……一系列城市治理的难题得以破解,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将“人”这个最重要因素放在城市治理的中心位置。城市治理好不好,老百姓感受最直接,也最有发言权。从这个意义上说,公众参与是精细化治理不可或缺的部分。

  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离不开科技发力。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到城市治理领域,通过实现对治理全民性、全时段、全要素、全流程的覆盖,为智慧城市打开了更多发展空间。但也应注意,城市治理的精细化不能简单等同于对科技的依赖,而应建立在精打细算、追求效益的基础上,避免资源投入的浪费和低效。此外,针对新技术应用带来的新问题,如人脸识别技术引发的隐私保护问题,不同收入阶层的“数字鸿沟”问题,以及网络信息安全等,都需要我们在主动顺应城市治理智能化趋势的同时,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消除技术背后的隐患。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城市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寄托着亿万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城市必将带给人们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