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要让大学生“忙”起来,不妨加强“隐性课程”建设
2019-10-30 08:53:00  来源:红网  作者:杨晓兵  
1
听新闻

  近年来,高等教育从严治学的脚步不断加快,力图让大学生“忙”起来,告别得过且过的“养老生活”。各大高校纷纷清退“不合格”的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例如今年河北体育学院清退40名旷课过多的学生、深圳大学一次性清退317名研究生、清华大学对两名博士生退学处理……教育部也下发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取消“清考”,严格把关考试毕业出口,严格教育教学管理。

  取消“清考”,旨在让大学生重视自己的专业课、通识课这类显性课程的分数,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不过,这对于走过严酷的高考的学生来说,这并不难,考前突击复习、抱着老师的重点,依旧可以“躺过”。依笔者之见,要让大学生真正地“忙”起来、“学”起来还要依靠学校的隐性课程建设。

  隐性课程是由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来的,相对有标准的课纲、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显性课程而言,它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效果。简单来说,隐性课程就是一所校园的学风、校风和师生关系等氛围。

  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着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一次李斯在厕所,发现几只老鼠正在小心翼翼地吃着粪便,见有人来,便吓得惊慌逃窜。而李斯联想到自己所管的粮仓的老鼠却可以“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百感交集,说出:“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说的是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后来,李斯离开了家乡,拜在荀子门下,后辅佐嬴政一统天下。这就是有名的老鼠理论哲学,由厕所和粮仓老鼠不同的境遇来说明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对他的人生成败、生活水平有巨大的决定作用。

  这让我联想到清华那张爆红的计划表,那张照片来自“清华大学优良学风档案史料展”,勾勒出清华大学“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大学》提出了“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提高自己的修养和价值理念,而这些都是隐性课程所赐予的。学校的学习氛围、教学风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价值理念,而这些思想将会指导他们的人生方向,这些习得才是一个大学所授予大学生的财富。

  显性课程教授应用型的系统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隐形课程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去探索问题,保持格物致知的崇尚理念。陶行知曾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大学生在校园不仅要学习,亦要生活,培养对生活的哲学的思考、生命价值的追问,被鼓舞、启迪,寻找到自己生命的着力点才能不虚此行。高校需加强隐形课程的建设,才能培养有思想、有能力的多元人才。

  文/杨晓兵(陕西师范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杨晓兵

标签:
责编:郭蓓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