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的量子通信科学卫星上天、国外成功研发了“量子霸权”计算机,越来越多贴着“量子”标签的商品、商机不断涌现。除了最近广受关注的“量子波动速读”,还有“功能强大”的量子水、量子袜、量子眼镜,“包治百病”的量子医疗仪器,“一本万利”的量子投资机会……尽管价格不菲,但不少消费者仍然乐此不疲。
围绕量子概念的种种“商机”,并不是一种孤立现象。此前,暗物质、石墨烯、引力波、纳米材料等高科技概念都曾难以幸免,如“暗物质可以帮人暗中长头发、治脱发”“古医学能量自然疗法,包括了最新科技的量子纠缠”“石墨烯内衣裤,家纺业的大变革”“每天喝一杯纳米水,等于吃了维生素和钙片”。除了用来包装商品以外,高科技概念还被当作传销工具。比如有“明星企业”以研发制造机器人为噱头进行非法集资,一些不法分子以“虚拟币”之名行“传销币”之实。梳理这些案例,一个共同特点是,强行把很多非专业人士听过却又不甚了解的科学词汇,放入虚假产品进行宣传,某种意义上起到了“蒙骗”的作用。
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这些骗局只是披了一层科技的外衣,实无任何高明之处。但从现实来看,这些“伪科技”的效果是惊人的。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81.3%的受访者感觉现在“伪科技”产品多,86.3%的受访者称身边有人被“伪科技”产品忽悠过。进一步分析,“伪科技”往往有明确的目标对象,主要是中老年人群、女性群体、学生群体等,这大概就是瞄准了所谓的焦虑心理吧。譬如一些老年人,出于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对花样迭出的保健品几无抵抗力;又如所谓的“量子波动速读”,背后不也是“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吗?至于以高科技之名的金融骗局,如果不是有人总是想着大赚一笔,怎么会轻易上当?
当然也要看到,有些“伪科技”即使被辟谣过了,仍有人坚信,这已经超出了焦虑的解释范围,而是人们的科学文化认知出了问题。一方面,这与信息传播环境变迁有一定关系。过去没有智能手机的时候,很多中老年人主要依靠电视报纸接受信息,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鱼龙混杂的信息一起涌入,人们很容易失去判断力和辨别力。另一方面,这与科普力度不足有关。越是真假难辨的时候,越是考验一个人定力的时候,需要剥开“伪科技”的外衣,引导人们明辨是非。现阶段,科普工作主要是在学校进行,一般网友只能依靠自我判断,这就需要科学家们积极参与科普,结合生活案例进行生动讲解,提高人们的辨别能力。
“伪科学”的成功,往往是营销炒作的成功。这种现象倘若太频繁了,也会对我们全社会的价值导向产生影响。如果在大众眼中,搞科学就是坐冷板凳,搞营销却有大把票子赚,就会产生浮躁功利的风气。在这个角度上,应该加大对“伪科学”的市场监管力度。这些骗局的背后,往往是一条成熟的产业链,相关部门不妨顺藤摸瓜,严查到底,堵住骗局源头。(扶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