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9北京马拉松开跑只有两周时间了,报名人数超过16万人,中签率只有16%左右,再创历年来的新低。参与北京马拉松的名额,越发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商品”,在一些社交软件和二手交易平台上转卖,标价达数千元。北京马拉松组委会发布声明说,转让参赛名额是违法行为,将会同公安等部门调查并制裁。(10月20日《中国之声》)
在运动健身得到越来越多价值认同的当下,老百姓并不缺乏参与马拉松比赛的热情。想跑的中不了签,中了签的有的人不想跑,马拉松参赛资格变得奇货可居。在一个注重利益变现的时代里,总是有人善于发现甚至制造商机;“数千转让马拉松名额”不仅是对体育精神的亵渎,也是对社会信任的破坏。
参与马拉松比赛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方式,不仅具有健身的实际功能,还具有抽象的符号功能,即社会表现和社会竞争的功能。有的人为了塑造体面、光鲜的“镜中我”,为了彰显自己的文化品位和生活格调,将“跑马”当成一种炫耀和攀比的舞台。为了能够上演“跑马秀”,没有中签的他们宁肯花钱解决。
那些报名参与马拉松比赛的,也有一些人并非真正的爱好者,而是趋之若鹜的跟风者,他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报名却成为幸运儿;对跑马拉松比赛缺乏情感和认同的他们,跑不跑马拉松其实无关紧要;如果马拉松资格能够变现几百元甚至数千元,他们自然愿意坐享其成。毕竟,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说,他们实现了理性选择。
美国社会学家罗纳德?博特认为,社会网络中存在着一些“结构洞’,用于连接两个难以直接发生关联的关系人。在买家和卖家之间充当“结构洞”的黄牛们,赚起了差价。看似皆大欢喜的结局,却破坏了公共利益和比赛秩序——那些用他人身份参加比赛的选手,难免会存在着作弊的情形;这不仅影响了比赛结果的公平公正,也用市场交易的逻辑损伤了挑战自我、超越极限、永不放弃的马拉松精神。
违反规则就会被认定为失范者,这样的后果只是其中一种可能性,也可能没有被抓住、没有被追责;即使被抓住了,对于“数千转让马拉松资格”的投机者来说,一些地方“终身禁赛”看似严苛,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对于那些不是真正热爱马拉松比赛的人们来说,“终身禁赛”并没有多少震慑力和约束力。
避免“数千转让马拉松资格”,固然需要提升违规成本,也需要从精神和文化层面对老百姓进行“营养输送”,提振他们对马拉松比赛的情感和认同。在不少城市,马拉松比赛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尽管我们已经进入了“马拉松社会”,与之相匹配的“马拉松文明”却明显“慢了一拍”,上演了权利意识高涨、规则精神淡漠的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