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作家张晓晗在微博上突如其来地吐槽“马桶堵了”,一句石破天惊般的“闻得出别人身上的地铁味”,成功将自己“作”上了热搜。
在微博长文中,她自称“受过高等教育”,“住着小两千万的房子”,“做着所谓人类精英的工作”,“过着所谓top5的生活”,“闻得出别人身上的地铁味”,自以为“和那些暴雨中奔波的人不一样了,但其实什么也没有改变”。越写越气愤的她,甚至构思了一场复仇大戏:物业十分钟不来,就报警、找律师、揍楼管,一副穷凶极恶撕破脸的样子……
不知道作者是如何闻出别人身上的地铁味的?是不是还能闻出“单车味”“宝马味”?本来,通马桶也拿来说道就够无聊了,更无聊的是她东拉西扯的能力,不愧顶着作家的称号,吐个槽也比别人文化很多,由一个马桶开始愣是扯出了一段人生。有如此跳跃思维的能力,也难怪大家看不懂了,这篇到处散发着莫名优越感的长微博到底想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这是想标榜自己高人一等的身份呢,还是想展示自己亲民的一面?是诉苦呢还是在炫富?
一个胡言乱语的人,有时候是因为思维混乱,表达不清;有时候是因为价值观混乱,看不清;而有时候则是因为想费力掩盖什么。比如饿着,不想着自己动手做点什么吃的,反而邀功说是不让外卖小哥冒雨送餐,是对外卖小哥的照顾。比如,一边描述自立更生、勤劳致富的光荣,一边不经意间又流露对贫困的反感对低层人的排斥。又比如,她觉得通马桶没什么,但又在表达其实不是她该干的活,暗指可耻;一边表达对网友嘲讽的不满,一面又趁势推介自己的新书。到底哪个是伪装,哪个才是真实想法,其实明眼人并不难看出来。
我们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也许光鲜照人,可是在别人的眼里只是多披了一身华贵的衣服。我也不知道在作者眼中什么才是社会精英,什么才是top5该有的样子,但我至少知道,所谓的精英肯定不是躲在家里骂这个骂那个,台风天的,大家都很忙,他们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不能指望地球围着你一个人转。
相信很多人都有着社会精英的优越感,拿着不菲的收入,可能也有厚实的身家,穿戴整齐、工作体面,走在哪都有一种超越芸芸众生的优越感。可是很少有人会想想到底什么才是所谓的社会精英,什么才是受社会欢迎的精英。精英可以跟创新、勇气、担当、责任很多词联系在一起,但绝对不会跟抱怨、牢骚、排斥、歧视联系在一起,至少什么“闻出地铁味”“小两千万”、top5跟是不是社会精英一点关系都没有。这只是被金钱和利益嫁接了的精英观念。
这个社会财富有多有少,房子有大有小,但人格是平等的,每一个遵纪守法的人都值得尊重,每一个辛勤工作的人都值得骄傲。不看到这一点,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精英意识。地铁味怎么了,节约能源、绿色出行、很好很健康很精英。
还是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吧,多想想“我为人人”,而不是整天想着“人人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