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盘活文物资源 须使绣花功夫
2019-07-17 09:45:00  来源:北京日报  
1
听新闻

  在垂柳成荫、青砖红墙的什刹海西海北岸,郭守敬纪念馆里游人熙攘。这座曾经的“冷门小馆”在升级改造之后,实现了开馆人流量同比增长658%的奇迹,成为西城区引入社会力量盘活文物资源的生动范例。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历史底蕴深厚,文物古建众多。皇宫、古刹、园林、碑塔散落于四九城中,不起眼的小院可能牵出几段名人轶事,低矮的小楼或许藏着不少皇家过往。但如此丰富的文化资源,却囿于种种原因,除几处知名景点外,大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要么沦为大杂院,在烟熏火燎中渐渐败落;要么简单挂个牌子,在无人问津中落满尘埃。让这些老院古建焕发生机并不容易,恭王府腾退,花了28年;大高玄殿腾退,花了60年……腾退不可移动文物是块硬骨头,腾退之后如何物尽其用更是个大难题。不改造,有持续破落、居住不便之窘;要改造,又有破坏原有风貌、丢失文化记忆之困,盘活文物资源亟需“北京方案”。

  作为北京老城核心区,西城区丰富多样的古建筑是一片广阔的“试验田”。经过多年实践,西城区探索出一套“沈家本故居”腾退方案——将棚改与文保有机结合,实现政府与居民两得益。而面对腾退之后的运营难题,西城区继续创新思路,请来“外援”参与古建筑后续维护。最高法院指定机构负责沈家本故居,将其打造成中国法制名人博物馆;正阳书局接手万松老人塔,将其改造成阅读空间……术业有专攻,按照“政府搭平台、配资源、定标准、严考核”的原则挑选出的社会力量,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对接古建筑用途,变门可罗雀为门庭若市,起到了“1+1>2”的良好效果,有效提升了城市文化气息。

  根据文物特点,引入社会力量,盘活历史资源,西城区文保模式的创新,“精细化”可谓关键之钥。每一幢古建筑历史不同、构造不同、用途不同,必须“一馆一策”,下好“绣花功夫”。同样,社会力量在专业水准、资金支持等方面的能力千差万别,也需要政府在对接时多花心思,灵活制定政策服务好企业,实现古建运营与企业发展的双赢。未来,西城区还有京报馆、庆云寺、林则徐故居等一批文物修缮工程需要推进,整个北京城更有多种多样的文化资源需要发掘,相信随着相关机制不断完善,文物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将重现光彩。

  老城区、老建筑,就是一座城市立体的历史书。古都北京如何利用古建筑讲好历史故事,不仅关乎自身,更是在为其他地方提供范例。北京应当在现有的成绩上再接再厉,以首善的标准要求自己,为探索老城复兴贡献更多北京智慧。(鲍南)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