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对科技产品、娱乐方式等不同程度的上瘾,既充分利用又保持适当距离,避免更多的成瘾行为堕入“时间黑洞”,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化课题。只有成年人形成与科技发展脚步相匹配的网络素养,才能潜移默化影响下一代,真正形成“数字健康”的风尚和氛围。
据7月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上个月,国家网信办统筹指导国内主要网络视频平台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用户每日首次启动应用时,系统将进行弹窗提示,引导家长及青少年选择“青少年模式”。进入这一模式后,用户使用时段、服务功能、在线时长等均会受限,且只能访问青少年专属内容池。很多家长表示“终于可以放心把手机交给孩子了”。不过一些问题也在凸显,比如,对于不想被管理的青少年、缺乏家长指导的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来说,防沉迷系统效果有限;一些短视频平台仍有部分视频打“擦边球”,把一些适合年龄较大孩子观看的内容推荐给年龄较小的儿童等。
从2007年针对网络游戏的防沉迷系统上线到如今网络视频平台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防沉迷系统已在中国走过12年,成为当下引导未成年人合理用网的核心技术手段。多年来,防沉迷系统确实发挥了正面作用,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比如,一些科技公司和互联网企业使用防沉迷系统的动力不足,一些游戏在强制实名制方面落实不力,或虽实名但仍未启用防沉迷时长提醒及强制退出机制;针对防沉迷技术的破解手段层出不穷,过往的防沉迷标准远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等等。
作为一道人为设立的技术屏障,防沉迷系统不可或缺,然而这一系统显然不是万能的。首先,对于一些科技和互联网公司来说,时长就是流量,有流量就可以变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让企业从社会效应出发,自发地限制用户使用产品的时间和频率,说易行难。“唯流量”观不彻底转变,所谓的“防沉迷”难免会陷入“推一下走一步”的困境。
其次,把担子全部压在科技和互联网公司身上,并不现实。这些年,从限制孩子看电视,到不让孩子去网吧、刷网剧、玩游戏……可以说,学校和家长没少和孩子斗智斗勇,但往往陷在“依靠外力把孩子拉回来”的思路中。在赋予孩子有底线的娱乐、放松权利的同时,多花心思去点亮孩子的课余生活,增强现实世界对孩子的吸引力,让游戏、视频之类成为点缀和调剂,应该才是更好的“防沉迷”良药。
进一步说,需要防沉迷的不仅仅是青少年,需要防沉迷的又何止是手机中的某几款固定软件。随着科技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获取科技产品和互联网服务的成本越来越低,如何避免对科技产品、娱乐方式等不同程度的上瘾,既充分利用又保持适当距离,避免更多的成瘾行为堕入“时间黑洞”,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化课题。
在国外,近年来有人提出了“数字健康”的概念,掀起“反科技成瘾”浪潮,开发并应用极简手机、防打扰功能等。在信息过载的时代里,只有成年人形成与科技发展脚步相匹配的网络素养,才能潜移默化影响下一代,真正形成“数字健康”的风尚和氛围。
从当初在新生产的电脑上预装“绿坝—花季护航”软件,到如今APP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在防沉迷之路上,类似的技术监管功不可没,未来仍需要不断改进,发挥重要作用。更长远地看,在图书、影视、游戏等领域设立分级制度,则是发挥相关产业正向效应、营造数字健康氛围等更为根本性的措施。在科技高速路上,控制好“时速”,保持必要的克制与理性,是摆在我们面前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