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杭州一女子称父亲患有胃癌,众筹20万元,但之后却在网上炫富,被质疑“诈捐”。对此,募捐平台回应称,筹款人同意将已筹得的8547元退还,目前退款正在办理中。 此事该到此结束吗?
近年来各种网络募捐平台迅速成长,指尖传递善意已成为公共生活的一种常态。然而,在提升扶困救急效率的同时,网络募捐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发起人主体资格模糊、求助信息真实性难以辨别、爱心善款的使用和管理不透明等,屡屡为舆论所诟病。此前曾有多起虚假募捐事件被曝光,不仅直接伤害了社会爱心,击穿了社会善意,同时也容易让献爱心者“十年怕井绳”。
帮助别人是快乐的。人们爱心的献出,往往是希望善心善用,能够帮助到那些确实需要帮助的人。对于“确实需要帮助”的情况,通常会被自然地理解为存在超出其自身承受能力并依靠其自身能力根本无法解决的难处。对于此次被质疑为“诈捐”的事件来说,真正刺痛网友的是,该女子把其本该承担的并且能够承担的责任轻易地甩给了献爱心者。尽管其父患病令人同情,但在网友眼里,这种情况却不属于“确实需要帮助”,反而是在恶意利用善心。这种“边募捐边炫富”的行为可谓是给了热心网友一记“暴击”。
因此,是时候检视当前互联网募捐存在的一些问题了。
对于网上募捐过程中故意编造虚假求助信息、刻意夸大病情的人,法律和有关部门应当提升其造假成本,进一步保障好网络募捐的真实性、严肃性和公益性。就如一些网友所建议的,对于类似骗捐、诈捐的行为,或许可以进一步追究其欺诈行为,而不能只是轻飘飘退款了事。退一步来说,即使暂时够不上触犯法律,相关网络募捐平台也可以考虑设立“信用分”或者“黑名单”制度,给予其一定处罚,以维护好社会良善和网络募捐生态。
面对当前鱼龙混杂的网络求助信息,各募捐平台也应当与时俱进,及时转变思维、升级技术,承担起更准确、高效、全链条的审核和监管责任。特别是建立科学动态的善款使用和监督机制。需知,让每一位求助者及时地获得有效帮助,是互利网募捐平台存在的最大意义和最终目的。至于推广平台、积累口碑、获取更多曝光流量等等,应该退居其次。九尺之台始于垒土,其实,只要一个平台尽到了严格的把关审核和监督义务,确保募捐的真实性,确保善款善用,确保捐赠人看到自己的爱心果实,其口碑形象和影响力自然会深入人心。
让求助者得到更有力的支持,让善行的火种传播得更远。当前,相对于社会求助的强劲需求,网络募捐总体还处于初步成长发展的阶段,出现一些“成长的烦恼”或在所难免。然而,对某些多发现象和网友诟病的典型问题,及时查漏补缺、亡羊补牢,却是完全应该做到且迫在眉睫的。毕竟,社会善意和网络募捐,经不起这样的“炫富”一再折腾。李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