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电,非戴森不用;赏樱花,非日本不“刷”;选服装,非“设计款”不穿……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很多人对精致生活的追求渐趋热切。但一些年轻人为追求所谓“高品质”而超越自身能力过度消费的问题,也日益引发关注。最近一篇题为《被“假精致”掏空的年轻人》的文章聚焦这一现象,让不少人自言“戳到了痛处”。
“假精致”,最直观的特点大概就是,表象光鲜,可实是为了看着精致而扮得精致。正如有受访者所说,“找最优角度发个朋友圈,就完全可以抵消花钱的痛感。”追求有质感的生活十分正常,实现跨越式的消费升级是个人权利,将生活品质跟“精致”对标也无可厚非。但问题恰恰在于,如果所谓的精致只是“社交呈现”裹挟下的假面表演,那难免因“装”而伪。如果对精致的认知仅停留于外部的光鲜,甚至肤浅地将之视为晒风景照、晒奢侈品、晒时尚穿着……那只会坠入“假精致”的囚笼,非但失去自我认知的坐标,还会为其所累、受其所害。
真实和精致并不矛盾。事实上,精致生活从来就不是一味追求物欲,盲目地让五光十色的物象填满生活,而是即便简朴,也懂得欣赏生活、享受生活。审视历史上那些为人欣赏的精致生活者,鲜有心为形役的雍容奢靡之辈,多为活出真我的满腹经纶之人。说到底,精致,没有量化的物质标准,不受限于外部的世俗眼光,它是一种发乎于心的生活态度,映照着一个人对人生姿态的深刻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当社交圈子愈发让我们异化为“双面人”,更需自警“真实自我”的价值;当过度消费、超前消费愈发催生出“月光族”,更需审视“简约适度”的真谛。凭着“勒紧裤带也要虚荣消费”撑起的精致,注定跟真正的精致背道而驰。
今天的中国已经在物质上富起来了,但如何避免个人和社会财富快速消弭于奢侈消费中,显然还是个大问题。往近一点说,我们需要更多有计划的社会教育,而不是为了扩大消费而纵容奢欲——毕竟,13亿多人大部分还未富裕,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基本国情;往大一点说,未富先奢、小富即奢,更会加剧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信仰目标的缺失和精神的空虚。贫穷的中国与奢侈的中国,都不是我们所要的。用勤恳劳动换取和谐、适度、美好的生活,才应是中国人的理想选择。
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在著作《有闲阶级论》中说,通常商品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的降低,但在某些商品上却存在着价格上涨反而导致需求增加的现象。这也就是“凡勃伦效应”,支撑这种景象的重要动力就是虚荣消费。正视自己,不为取悦而“装扮”,“精致”就不会只是拼命够却够不着的标签,而成为自内而外散发的气质。(张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