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围观Papi酱的婚恋观,就事论事少点“大词”
2019-06-06 10:14: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朱昌俊  
1
听新闻

  “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papi酱(姜逸磊),又成了网络热议的焦点。近日,她在一档综艺节目中自爆婚恋观:自己和丈夫恋爱10年,结婚5年,双方父母还没见过面,过年也是各回各家。这句话在让节目嘉宾“目瞪口呆”的同时,在网络上引发了两种观点。一方认为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自私”,一方则借此高喊出婚姻自由的口号,认为这是“神仙婚姻”,彻底摆脱了原生家庭的伤害。

  在一个转型社会之中,这种稍显极端的婚恋观引发争议,是可以预料的。不管这是不是papi酱的真实婚恋观,节目所需要的效果都达到了。它所催生出的婚恋观话题,不过是当前社会婚恋观多元化的缩影,同时也为大众探讨这个话题提供了一个契机。不过,在我看来,围绕婚恋观的讨论,应该直面现实,尽量少一点“大词”。

  就papi酱个人的婚恋观来看,作为其双方家庭所接受的一种方式,无论多特殊,都不应该受到某种外部的道德压力。

  即便跳出个案,亲家之间联系少,在当前也有普遍的大环境因素。

  一方面,在人口频繁流动的时代,婚姻、择偶早就跳出了熟人社会的圈子。比如papi酱夫妻,一个是陕西人,一个是上海人。这种跨省婚姻,不光双方家庭距离远,还有风俗习惯、文化的差异,亲家之间见面、联系少,其实很正常。

  另一方面,亲家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靠着子女的纽带,但现在多数新婚家庭都已经相对处于独立状态,双方在第三个地方建立家庭的现象很常见,也就意味着子女所构建的小家庭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也远非传统社会中的“大家庭”所能比。因此,年轻人与对方父母之间的联系在弱化,这个时候作为“次生关系”的亲家关系变得式微,有其必然性。

  因此,看待papi酱的婚恋观,出于对个体选择的尊重,旁观者完全没必要拿着某种似是而非的标准加以强求。“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应该尊重每个家庭的活法。

  不过,尊重papi酱夫妻及其双方父母的选择,也并不意味着,这种“神仙婚姻”就一定值得提倡,或者说它就是对传统婚姻观的升级。

  所谓“神仙婚姻”,其理念是一回事,但践行起来却未必容易。若年轻人一边在买房、成家上还得依靠“六个钱包”,一边却憧憬着把该有的亲情责任抛在一边,这显然不现实。另外,拒绝与对方父母的交往、相处,与所谓的追求自由、摆脱原生家庭束缚没半点关系。年轻人与原生家庭的相处,或许的确存在种种问题,但并不是说结婚后拒绝交往就算解决了问题,关键还在于怎么交往,怎么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相处模式。如果只想着在婚后与对方父母就“一别两宽”,这样的婚恋观,很难说是健康的。

  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观念的变化,传统婚恋观正在松动,个体的选择可以多元化,社会也可以更宽容,但既然选择了婚姻,必然就有区别于个体生存所对应的责任和相处模式。在这一点上,每个人都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当然,婚姻价值在当代社会正在被重新定义,这的确是事实。在这方面,不仅社会应该更宽容地看待个体的选择,原有以家庭、婚姻为主导标准的公共服务配备标准,也应该与时俱进。比如,不少地方已落实非婚生育子女随父随母自愿落户。与此同时,虽说个体的权利和选择应被尊重,但家庭、亲情的价值,仍需被呵护,更不必将两者对立化。

标签:
责编:徒滢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