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加大预付卡消费整治力度
2019-05-29 09:09:00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扶 青  
1
听新闻

  剪发卡、美容卡、健身卡、洗车卡……在服务行业,预付卡已成为不少商家的标配,但这种看似“双赢”的局面,其实很不稳定。一些商家通过各种购买优惠,在算法上摆“迷魂阵”,退费时则有一套复杂的“退费公式”,消费者很难看透其中的价格陷阱。还有一些商家“失联”“跑路”,消费者无法有效进行维权。

  “先预付、后消费”,如今,预付卡消费正在成为一种常见的商业模式,不仅一些实体店铺热衷于使用预付卡,不少互联网企业也跟风而上,比如骑共享单车有“年卡”,买电视还有“内容付费卡”,等等。通过预付卡模式,消费者通常获得了预存优惠的折扣,商家也可以通过发卡快速回笼资金,看似皆大欢喜。但对消费者而言,隐藏着商家失信的担忧。中消协发布的《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预付卡交易正逐渐背离初衷,成为不法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手段,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成为“跑路”、纠纷的重灾区。因此,预付卡虽然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事关市场经济的诚信体系建设,不能放任自流,需要置于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约束之下进行再审视。

  对预付卡进行管理,各国已经有相对成熟的经验。比如英国有对发卡机构维持一定比例合格流动资产的规定;美国要求发卡机构有一定数额的安全资产;日本则采取了保证金制度,等等。这实际上是将监管重点前移,通过种种手段督促商家诚实守信。我国也有类似做法,早在2012年,商务部就出台了《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发卡企业在开展单用途卡业务之日起30日内前往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并对相关企业实行资金存管制度。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往往是大型超市、百货商场进行了备案和存管,而大量的小店铺、小商家滞留在管制视野之外。此外,对发卡企业或售卡企业的违法行为,法律规定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也难以起到震慑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破窗效应”。

  小小一张预付卡,折射的是市场秩序是否完善,衡量的是市场环境和市场活力。针对大量中小微企业以及互联网公司逃离于监管之外,有关部门应该拿出更加给力的措施。首先,要从立法执法等层面,全面强化对预付卡消费的监管,特别是通过健全消费者举报机制,掌握好店铺的经营动态,强制店铺进行备案和存管,完善相关的预防、救济制度等方式,尽最大可能减少恶意发卡行为的发生。其次,应该建立市场主体黑名单机制,并在市场监管、商务、公安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对其以后开展经营活动或申请贷款等予以限制。通过让不法商家寸步难行,可以最大程度地形成震慑性。最后,还应该充分发挥第三方平台的力量,如果消费者对商家不够信任,可以依托市面上成熟的支付机构进行签约。

  电商模式出现以后,卖家和买家隔空对话,曾经也引发了“信用滑坡”的担忧。但事实证明,通过平台存管和消费者评价等机制,也可以引导企业树立诚信意识。如果说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关键就在于平台和消费者形成了掣肘。预付卡模式的最大问题,在于商家掌握话语权却不必承担任何风险,这是市场成熟度不够的体现。当前我国信用体系建设正深入推进,应该在经济活动中实施信用审查和信用淘汰制度,激励守信者,惩戒失信者。

标签:
责编:徒滢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