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基础工作事关国家安定和社会进步。因此,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基层干部群众的呼声和期待。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着力解决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这不仅是对当前基层干部减轻工作负担这一热切期盼的积极回应,而且将会赋予基层干部更多动能,激励广大干部更好担当作为。
基层减负有其深刻缘由,这就是长期困扰基层干部的负担过重问题。一段时间以来,文山会海、频繁督查、多头考核、过度留痕、压力“甩锅”、层层加码等问题让基层干部捉襟见肘、苦不堪言。这些问题不仅大大消耗了基层干部本已有限的精力,而且滋生诸多形式主义顽疾,广大干部群众对此强烈关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充分彰显出党中央对广大基层干部的关怀,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积极正视。当然,基层减负是一项全面的工作,减负的目的是要让他们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更重要的工作中去。
减负与赋能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一方面,它是政策举措的原初取向。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基层基础工作,不仅要求广大基层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而且强调要关心关爱、激励鼓励广大基层干部,给其注入充足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广大基层干部要充分理解、充分信任,格外关心、格外爱护,多为他们办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先后出台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减轻基层负担等一系列政策举措。这些措施既聚焦突出问题、紧盯关键节点,严肃整治“四风”问题,又果敢正视、积极回应困扰基层干部的现实问题,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着力推动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之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它响应了广大基层干部的热切期待。给广大基层干部压担子,可以推动他们将压力变为动力,但压力过大也容易走向反面,出工不出力等现象就是鲜明写照。对此,一些想干事的基层干部难免产生“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事实上,减负与赋能实质上是辩证统一的,减负是基础,赋能是目标,二者相互促进。减负的主要目的正在于激励广大基层干部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改革发展之中,而不能片面地将减负理解为减工作、减责任。
给基层赋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要给广大基层干部注入强大的心理动能。减负赋能并不只是从物理层面减轻不必要的工作量,还应从心理层面纾解基层干部的心理负担。可以通过舆论引导和心理疏导,及时把握基层干部的思想脉搏和心理状态,让广大基层干部内心深处充分体会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与自己永远都是心连心,全党上下始终都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此激发其立足基层、扎实工作、建功立业的热情。其次要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在中央已经明确为基层减负、赋能之后,各地应该不折不扣、因地制宜抓落实。当然,最重要的是提高广大基层干部的能力水平。减负不能减能力。当前,可通过实施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和轮岗锻炼,让广大基层干部“充电、加油”,着力升级打造能力素质,使其政治过硬、本领高强。
客观而言,今天基层干部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比以前更复杂更严峻,所承担的任务比以前更繁重更艰巨。但是,这也为广大基层干部提供了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大好机遇。广大基层干部应主动自觉地在减负同时赋能,勤勉敬业做实事,干出一番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事业。
(作者:陈朋,系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