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招牌的设置,除了必须与市容景观相协调,符合国家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和地方户外广告设置规划之外,恐怕还得兼顾各地老百姓的情感认同、风俗习惯、审美标准。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上海市静安区常德路街道边店铺招牌整体被换成了黑底白字,看上去很不美观,有人吐槽是“墓地风格”,此事引发了部分网友的热议。上海市静安区总工会24日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经现场核实了解,静安区工人文化宫在外立面整治过程中,对店铺招牌的颜色搭配考虑不够周全,将责成静安区工人文化宫及时整改(3月25日中国新闻网)。
一条街的店铺招牌统一为黑底白字的风格,不光出现在上海静安区常德路,去年也曾出现在昆明市西山区巡津街,以及三亚市金鸡岭市场附近,无不遭到当地老百姓的集体吐槽,以及有关部门的责令整改。原因无他,店铺招牌的设置,除了必须与市容景观相协调,符合国家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和地方户外广告设置规划之外,恐怕还得兼顾各地老百姓的情感认同、风俗习惯、审美标准。
稍微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知道,黑白两色是殡葬文化中的主色,以突显人们的忧伤,同时打造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以显示对死者的尊重。而将街道边的店铺招牌,整体改造成千篇一律的黑底白字样式,颇有几分殡葬时的仪式感,势必让人感觉“不舒服”“瘆得慌”,有网友甚至表示“看上去就像整条街都在‘哭丧’”。同时,招牌寄寓着生意兴隆,黑底白字招牌不也是在犯忌么?
统一店铺招牌没有问题,这是美化市容、规范管理及创建文明城市的需要。当一条街道的招牌大小不一、高度不同、新旧有别,有的甚至破旧不堪,的确有碍观瞻,影响市容市貌。统一招牌则相当于给街道“洗脸”。但千万不要让统一招牌,变成伤害市民感受、伤害传统文化的想当然行为,更不能成为商家做生意的障碍,“瘆得慌”的招牌让网友“不敢进门消费”,就是一种阻碍吧?
在“黑白配”招牌频引热议后,不少人在思考:为何屡有这类设计?是因这些地方的相关单位或部门不知传统忌讳吗?是因为他们与老百姓存在审美偏差吗?都不是。说白了,这种招牌背后闪现着形式主义“幽灵”:黑色和白色是百搭色,适合任何店铺,黑色与白色是冷与暖的对比,做店招显眼,哪管其他?再加上缺乏征集意见的程序,工作作风简单粗暴,“黑白配”招牌就频频出笼了。
整改“黑白配”招牌或许容易,但造成的浪费却是实实在在的,不管这笔钱由商家出,还是由相关单位或部门出,要知道,“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在对“黑白配”招牌进行优化后,工作作风简单粗暴的病根也要清除,在规范城市广告招牌、提升城市文明形象上,应设置必要的民主程序,问问老百姓的意见与感受,这样才能避免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