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脚上没泥走路飘(暖闻热评·驻村第一书记①)
2019-02-26 08:47: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杨文明  
1
听新闻

  脱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冲锋在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度贫困是坚中之坚,打这样的仗,就要派最能打的人”“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工作很投入、很给力”。脱贫工作的成绩,与广大驻村干部沉下身子真抓实干是分不开的。今天起,本栏目聚焦驻村第一书记,从他们身上汲取脱贫路上奋力攻坚的正能量。

  ——编者

  【人物】“不穿白衬衣”的巩宸宇

  【故事】检察日报总编室编辑巩宸宇,经最高人民检察院选派到云南省西畴县西洒镇瓦厂村担任第一书记。一年半时间,巩宸宇的驻村日记写了120多篇,累计20多万字。他主动融入村庄,用脚步丈量大地,瓦厂村183户72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顺利脱贫,贫困发生率从最初的将近42%下降至如今的1.4%。他说,别把驻村当奉献,要把村庄当课堂。

  【点评】

  以什么样的心态看待驻村扶贫,决定着第一书记的工作姿态和状态。巩宸宇把驻村当成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反映在工作上就是把村庄当课堂、拜群众为老师。一年半的驻村经历,时间算不上长,但巩宸宇坦言收获比付出多,成长得不算慢,“也不能慢”。

  驻村,让坐在办公室的干部更加了解基层。去云南之前,巩宸宇希望自己是“太阳”,能用知识的光芒照亮整个瓦厂。可到了瓦厂后,巩宸宇更愿意做一根“火炬”,温暖每一个贫困家庭。“尽量不要穿白衬衣,村民会担心弄脏你的衣服而和你保持距离;不要在阳光下戴墨镜,村民会觉得你对他们不尊重;在村民家喝水也不要用自己的杯子,否则他们会认为你嫌他们不干净……”到了基层,与乡亲们接触多了,才能总结出这些经验,也才能更直接地感知人心。从办公室到田间地头,以前缺少的基层经验这一课,需要在实践中补齐,“脚上没泥走路飘。驻村,让我更加了解村庄”。

  驻村,让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有了新的生命力。易地搬迁有助于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怎么说服群众配合?群众搬出来,生计怎么办?原来的土地怎么办?这些都是扶贫中实实在在的问题,考验智慧与能力。给学生捐赠台灯,自掏腰包发展产业,动员能人牵头组织合作社,盘活原有土地资源,鼓励大户带头试种高效品种,动员村民上网销售……扶贫无小事,但需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通过破解一道道难题,理论上的“该不该”才能转化为实际中的“能不能”,以看得见的成效赢得群众信任。

  如果说数千万贫困户摆脱贫困是脱贫攻坚的“显绩”,脱贫攻坚中锤炼了爱农民、懂农村的干部队伍则可说是“潜绩”。在此过程中,不少基层干部得到了锻炼,继续服务于乡村振兴,而更多像巩宸宇一样的党员干部,在扎根村庄时更能认识一个立体的中国、发展的中国,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找到自己人生出彩的舞台。

  【网言网语】

  厉害,令人钦佩,在基层一天,造福百姓一天,遂了平生愿。

  ——@一新

  我驻村快一年了,体会非常深,脱贫攻坚,咱们一起加油。

  ——@上兵伐谋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