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把市民“观摩团”请进排练厅 值得推广
2019-01-07 14:48:00  来源:东方网  作者:王洪  
1
听新闻

  上海沪剧院精心准备的新年“文化大餐”——2019迎新春沪剧经典音乐剧场《家 瑞珏》在大宁剧院上演。演出前一天,剧组全体演职人员在紧锣密鼓的排练之余,邀请近300名由沪剧戏迷、社区居民、中小学生家庭等组成的“观摩团”走进排练厅,近距离体验一场高水准的演出是如何“诞生”的。尽管场地不大,但主创团队铆足十二分的劲,要让观众见真章。(解放日报1月6日)

  正式演出之前,请市民走进排练场,实地观看彩排,可谓打开艺术殿堂大门,接受观众点评,满足更多戏曲爱好者需求的一种创举,也是推动戏曲传承的一种有效尝试。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积淀中华文化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上海作为全国演艺大码头,要想长久传承戏曲艺术,让蕴含民族文化精髓,且形式独特的各类戏曲广为流传,遵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便利化公益性原创,必须努力用最能传播的载体和空间,全新的传播方式和展示平台,激发公众对传统戏曲的热情,提升大众的戏曲欣赏品质,把戏曲普及到更多人群和千家万户。

  诚如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所言,一场高水准的演出,不仅需要演员们长时间的排练、磨合,往往在光鲜的舞台背后,更有着常人体会不到的艰辛。排练开放日的公益活动,让观众更直观了解排练的全过程,感受中华传统戏曲最真实的美感。今后沪剧院还会继续组织“排练开放日”这样的公益活动,把观众请到排练场,聆听观众的意见,进一步提高作品的艺术水准,回馈观众对沪剧的支持和喜爱。此言极是。上海要做活戏曲原创的‘源头’,才能做强‘码头,新时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脚踏实地对待戏曲经典剧目,有板有眼培养戏曲事业接班人,还要努力贴近生活创作新戏,创新戏曲传播的方式,让更多的戏曲经典剧目走近大众,把中华戏曲文化的精神滋养、美学滋养,孕育成为年轻人接受的娱乐样式,把戏曲艺术转化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才能产生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近年来,上海沪剧院为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打响“上海的声音”文化品牌,打造了一系列品牌活动,该团每年在新年前后,都会为申城观众定制一台独具上海味道的“海派家宴”,而在此基础上开创的“排练开放日”,是上海沪剧院践行“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的创新展示。今年的排练开放日活动开放不到300个名额,但报名第一天就收到了200多位热情观众的报名,可见市民和戏曲爱好者对排练开放的期待渴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创新性文化”,培养新型文化业态。让戏曲走近百姓,让艺术融入生活。上海沪剧院遵循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要求,采取公益性开放性做法,对沪上各类演出院团和文艺机构,都应得到启迪和借鉴运用。此前申城已有个别文艺院团对市民或会员开放创排和合练,受到观众极大欢迎,难么,在演出票价居高不下的今天,这种做法,不能只是世界发达国家一流院团的习惯做法,也不能只是上海沪剧团的创新举措,应该是上海这座城市所有文艺院团和演艺机构都来借鉴仿照。这无论是对戏曲艺术的推广传播,还是吸收观众意见建议,提升演出的艺术水平,以及公益性推广高雅艺术的全新尝试,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精神娱乐需求,实现市民文化权益的最大化,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事情。

标签:
责编:郭蓓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