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凯没想到,自己的一头白发让他成为“网红”。更让他没想到的是,“白发背后的故事”引发了舆论场不小的共鸣。共鸣源于对痛点的触碰,而触碰,本身就是对事实的接近。
李忠凯作为“80后”乡镇干部,却有着“60后”的白发和容颜。这种反差折射出基层工作的艰辛、操心和劳心。据报道,李忠凯工作的云南省楚雄州湾碧乡曾有一个沉重的别名——“省级建档立卡贫困乡”。全乡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56户6420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7.24%,基础设施薄弱、生态脆弱等诸多短板严重制约着发展。困难面前,这位“白发书记”和他的同事们选择了勇毅担当。2014年至2017年,湾碧乡共有989户3958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两个贫困村如期脱贫出列。如此成绩,正是“白发书记”们艰苦奋斗的见证。
如果说,中国的扶贫工程是一盘棋,那么,没有湾碧乡的脱贫就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也因此,这群默默奉献的基层干部更应当获得全社会赞誉。但感动和赞美过后,社会还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虽然李忠凯是因为自己早生白发引起了舆论关注,但他在基层工作的状况是颇具代表性的,他作为千万个在中国乡村田野奔波劳碌的基层工作者中的一员,理应成为我们理解、关照、关心基层干部这个群体的样本。
当扶贫工程的阳光照耀到中国版图上任何一个偏僻角落的时候,“李忠凯们”这个基层干部群体不该被遗忘。在舆论的不断发酵中,这一点早已成为社会共识。如何关爱基层干部,也已成为重要的公共讨论议题。
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是理想和信念的力量让他们不懈奋斗,不言放弃。但无论如何坚强和不屈,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心头牵挂着亲人朋友,身体也需要对抗疲劳和病痛。“我们改变不了头发变白,但能改变这里的贫穷。”在“李忠凯们”心系困难群众的时候,也要更多的人心系他们,让他们能够在更好的环境下更好地开展工作,而这也是做好组织干部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有人总结基层干部有“三苦”——条件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有关各方要真正对他们工作上多支持、生活上多关怀、待遇上多保障、心理上多纾解,满腔热情地给予他们帮助和保障,让他们有更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也唯有有效保护和调动起广大基层干部干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干群共同交出更佳发展答卷。(常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