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17层楼10层违建,谁失信谁失败
2018-11-06 09:49:00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汉卿  
1
听新闻

  湖北黄冈博大青年城建于2012年,热销时当地媒体报道说“博大青年城引领黄冈精装房时代”。但是让购房者万万想不到的是,这栋热销商品楼规划中只有7层,8层到17层竟然全是违建。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栋楼在销售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等相关手续一应俱全。在各种“证件”的加持下,违建的大楼拔地而起,并全部售罄。

  一座大楼的非正常建成,绝不是简单“操作”就可以实现的。其中必然纠结着各种暧昧不明的因素。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的刑事判决书里,我们得窥博大青年城可以违法建成的原因。这份判决书提供了三个关键信息:一是,当地城管局某规划中队队长发现该工程违建的猫腻后,被工程相关负责人以3万元封口,放任该公司的违法建设行为;二是,工程建到13层时被人举报,但在涉事公司向城管局缴纳50万元罚款后,工程又继续建成完工;三是,该公司还伪造了假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并借此成功办理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并将房子全部卖出。

  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博大青年城的建设过程中,整个监管链条上充斥着权钱交易、监管不作为、失职渎职的情形——一线执法人员在金钱攻势下瞬间萎靡;执法部门收到罚款后监管出现空白;而假证件在审批部门那里竟然得以瞒天过海顺利过审,审批流程形同虚设。各个监管环节的全面失守,成全了博大青年城的登堂入室。而最终为此买单的,是那些无辜的购房者。

  博大青年城身上,很好地体现了权威消失下的公共治理困境。常理而言,一件事要想在可期的轨道内运行,必须要有一个权威在场。而在现代公共治理的框架内,这个权威就是权力部门。但在对博大青年城的监管上,权力部门这个权威,在金钱的腐蚀或责任心欠缺的情况下消失了。相关公职人员与公权力部门唯一的存在感几乎就是收钱与罚款,而作为题中应有之义的监管却飞入菜花无处寻。

  博大青年城是一个个案,但它身上却体现着类似违建项目所存在的权威消失的共性。屡次进入公共视野的秦岭违建别墅群,早在2014年,新华社就报道称,秦岭北麓西安段违法私盖的145栋别墅被全部拆除,对擅自转变建设用途的57栋别墅依法全部没收,并且“初步追究了234人的责任”。而在2015年下半年,当地纪检部门又对137名责任人员进行了追责,涉及厅局级38人;还有2013年,海口城管局长受贿45万元,成最牛违建背后的“保护伞”;2010年,广东化州城建局长利用职务之便阻碍执法部门执法并帮助违建人补办手续……凡此种种,无不说明着,违建的背后,往往是那个本该依法依规的公正之手,被长袖善舞、私相授受的失职渎职之手所取代。

  在违建治理上之所以常常出现权威消失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违建治理涉及城市规划部门、城管部门、土地管理部门。常识告诉我们,越是多头治理,越是容易九龙治水,也就越容易出现权力腐败的空间。谁都可以插手,意味着在外部监督无力的情况下,谁都可以揩油。

  就此而言,治理违建,最根本的是要让权威归位。代表权威的执法部门秉持民生导向,守土有责,公正执法,才能让公民个体、企业依法依规搞建设,亦能强力纠偏违建行为,让那些骤然而起的违建项目消弭于无形。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