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改造、建设之前,不妨认认真真地做一些问卷调查,也不妨先期投入一些“试验品”,统计其使用率,大家真的爱用,再把公共资金投进去。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城市管理委、市商务委、市工商局等政府部门获悉,目前全市现有报刊亭1186处,其中306处经营范围含有销售食品,属于合法经营。对于违法违规经营的情况,将加强联合执法。本市已完成《关于规范提升邮政报刊亭的工作方案》,并提请市政府审议。方案提出了规范提升报刊亭的一揽子任务措施,将报刊亭打造成精致的城市家具、新型的阅读空间、便捷的服务载体。
报刊亭和纸媒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路上陪伴、见证着纸媒的兴衰更替。就像一些怀旧网友所说的那样:以前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报纸就成了一扇窗口,它不像电视,要坐在一个地方看,而是买了之后哪里都可以看。上班途中在报刊亭花五毛钱买份报纸,地铁公交上都能看,有时厚厚的一大沓,卖废品都可以卖个一两毛,是很划算的。
但是智能手机、移动网络加速发展,为人们获取信息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唱响了纸媒和报刊亭的哀歌。当纸媒以成功或失败、优雅或笨拙的姿态转型新媒体,很多报刊亭则变身“杂货亭”,卖起了烤肠、玉米、关东煮……
何去何从?每当变革来临,这就是一个不得不回答的问题。
早在2014年,大连市政府开展“市容环境提升年”的活动时,就集中拆除了全市的200余座报刊亭,报刊亭的身影从此退出大连这座“海滨浪漫之都”的历史舞台。搜索一下,就可以发现“报刊亭退出历史舞台”的城市已不在少数。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城市的报刊亭像纸媒转型一样,开始了现代化的“跃迁”。
例如,2016年10月,可自动售卖报纸、杂志、饮料、零食,还能为手机充电的全自动无人售卖式智能报刊亭在浙江杭州亮相。上个月,与传统报刊亭截然不同的“双面”智能报刊亭在深圳街头出现。据报道,你可以通过扫码打开报刊亭的门,其中一面进去后可以购买饮品、租借充电宝、扫码试用商品小样、租雨伞,另外一面可以购买杂志和报纸,关上门后,机器将自动结算。
如今,本市的报刊亭规范提升工作也提上了日程,据报道,报刊亭将会被打造成精致的城市家具、新型的阅读空间、便捷的服务载体。
“精致的城市家具、新型的阅读空间、便捷的服务载体”,这样的描述听上去令人神往,但似乎还停留在“形容词”的阶段,具体怎么做尚不明朗。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不会玩智能手机的老人在全体人口中所占比例不大,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的需求不容忽视。据报道,在大连等报刊亭已经消失的城市,“迷失”在智能化时代的不少老人纷纷表示抗议,要求恢复报刊亭……当精神赡养写进诸多地方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的时候,一个城市也不该忽略了老年人的要求。
再者,精致、新型、便捷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合意”——让群众用起来合心意、喜欢用。还记得前些年一些城市纷纷修起了时尚的信息亭、停车咪表,但时间不长都被冷落,这可以说是前车之鉴。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城市家具”,市民最有发言权。投资改造、建设之前,不妨认认真真地做一些问卷调查,也不妨先期投入一些“试验品”,统计其使用率,大家真的爱用,再把公共资金投进去。
我们期待,未来的报刊亭不仅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更能够成为大家匆匆往来间一个愿意花点时间停留一下的小小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