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严进严出”何妨“本降专”
2018-10-19 17:06:00  来源:北京日报  
1
听新闻

  日前,华中科技大学公布消息称,今年已言出必行,对学分不达标的18名毕业生做出学位“本科变专科”的处理。这种近乎“残忍”的做法,引发了热议:很多人认为早该如此,但也不乏声音为这些学生惋惜。众声喧哗中,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在采访中肯定了华中科大的做法,直言本科教育需要有淘汰率。

  “学分不达标, 本科变专科”,这本不应该是条新闻。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什么水平得什么分数、获什么学位正是规则所在。尤其是大学,是多数学生迈入社会前的最后一关,“严出”应当是一个共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过去无论是“宽入严出”还是“严入严出”的号召,大多停留在了口头上。现实中,不乏中学老师和家长告诉学生,“再坚持一下,上了大学就好了”。一些孩子一呼吸到大学的“快乐空气”,就开始了“醉生梦死”:选课时,哪个老师不点名成了标准;上课时,发呆睡觉玩手机;下课后,逛街看剧谈恋爱打游戏。如今教育部倡导增负,高校开始动真格,就有这么多学生喊“疼”,更说明了纠偏的重要性。

  对当事学生来说,“本降专”的处理虽然残酷,却是一记响亮的警钟。“严出”“增负”必须开这个头,假如谁都下不了狠手,让年轻人自由散漫误入歧途,那才是对社会对家庭最大的不负责。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要保持大学生的活力,淘汰制是必不可少的“鲶鱼”。美国高校只有不到60%的学生能在六年里顺利毕业;德国高校的淘汰率常年稳定在30%左右。正是不留情面的退出机制,激励了学生们在最好的年华里,把时间精力投入到学业上。这些国家大学科研成果频出,人才质量节节攀升,跟这不无关系。可以说,在高校普及淘汰制,既是现实所需,也是先进经验,更是办好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

  一份科学合理的严出机制可以有效鞭策大学生学习,但如何抵御诱惑是需要终身自习的必修课。十二年寒窗苦读,老师和家长可以筑起“人墙”,尽量把花花世界阻挡在孩子视野之外。但大学毕竟不同于高中,孩子总会接触到游戏等形形色色的诱惑,如何有效地自我管理,怎样做到劳逸结合,这方面依旧需要学校的引导,更需要大学生朋友自己体会。客观来说,习惯了他律的生活,自己突然有了极大的自主权,出现“不适应症”是一定的,“报复性放纵”也难以避免。这个意义上,不能把问题都抛给“收尾”的大学,中小学教育也应当有所反思,绝对不要灌输“中学拼命学,大学放肆玩”之类的观念。全链条地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当孩子心有所求,抵御诱惑的定力自然会增强。

  毕业率低不代表“严出”,把牢每一关才是真正的“严出”。我们乐见多地高校开始严管本科生,而“本降专”也只是方式之一,期盼更多高校可以因地制宜、拿出举措,更希望广大学生能够理解这份良苦用心,将压力化作“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动力。(鲍南)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