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吸引年轻观众,转变语态是关键
2018-08-28 17:48:0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叶奕宏  
1
听新闻

  长久以来,和宏大主题挂钩的电视节目往往被扣上“严肃”“刻板”的帽子,但近年来涌现出的一批电视节目却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开讲啦》转变语态,让文化交流的价值在思想碰撞中尽情表达;《汉语桥》以汉字为桥,通过丰富的形式、多元的内容展现中国在思考人类共同命运并为人类共同美好生活做出的积极探索;《旅途的花样》深入摩洛哥、俄罗斯、挪威、丹麦四国,让“一带一路”文化互通有了更多“此时此刻”的互动感、参与感、场景感;《我的青春在丝路》则通过辗转多国,深入跟拍记录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挥洒汗水、奉献青春的年轻人,从而感染更多的青年丝路追梦……

  这些节目让观众发现,包括“一带一路”主题在内的重大题材电视节目并不总长着一张“扑克脸”,它也能如此气韵生动,知性而风情,也能从新闻走进人们日常生活。这无形中获得了许多原本对此“不敏感”的年轻人的青睐。

  让传递主流价值的电视节目拥有更大的年轻市场,对于社会整体价值观的塑造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中,中国文化的现实形态中不可避免地融入了纷繁复杂的成分,价值观变得越来越多元的同时,一些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思想也悄然抬头。对作为国家经济社会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的青年观众来说,他们的人格和梦想尚未定型,亟须正确引导和塑造,而承担此种功能的重要载体之一就是电视节目。

  智能设备的普及,带来了收视行为的衍变,不断成长起来的年轻观众也对电视节目提出了更高的诉求,要想让主流价值观抵达人心深处,切实转化为号召力,鼓舞更多的年轻人将国家命运与个人梦想相联系并为之投入青春,电视节目必须进行“年轻化”尝试。《我的青春在丝路》等一批“青春系”主流电视节目在探索中发现,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节目转变语态,以青春为基调更精准地击中年轻人的心。

  第一步就是要发掘节目中符合年轻口味的表述方式。无论什么样的节目,要传达什么样的观点,首要的是能够吸引观众。在开掘年轻市场时,过于庄重老派的口气反而会令观众印象分大减。因此,在与“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相联系时,许多节目都将这一倡议具象为可感可触的文化元素和符号,并与节目特质相结合,以更加活泼的形式加以呈现。如《汉语桥》定位为“世界大学生的中文竞赛”,便在赛事上做好文章:创新内容形式,让比赛集话题性、互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身,令观众和选手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尽情体会中外文化交流的魅力。

  吸引住了年轻观众,还要让他们产生共鸣,发自内心地接受和认可节目所传达的主流价值。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让观众意识到节目所谈论的、呈现的内容与自己息息相关。途径之一当然是找好“代言人”,比如《我的青春在丝路》抓住的共鸣点便是与每个青年人都息息相关的“青春”。创作者精心挑选了14张年轻的面孔,他们和大多数年轻观众一样也有缺陷和短板,却能通过自己在丝路沿线国家的努力和服务,让青春散发不一样的光芒。这必将让尚在迷茫的年轻观众反思“青春应有的模样”。

  当然这样的“共鸣”是需要观众自己品读的,从制作方角度直白露骨地渲染节目意义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的观众群体,他们更希望进行自主的思考和判断,因此几乎所有“青春语态”的电视节目中都不再过分生硬刻意的“点题”,正在芒果TV热播的《我的青春在丝路八月季》中有几期甚至只字未提“一带一路”,然而但凡不曾与社会脱节的观众都能明了,支撑着这些年轻主人公抛洒青春热血的究竟是什么,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被趣味所吸引,在共鸣中实现了自我观照,或许不远的将来,用青春语态表达的主流价值能让更多年轻人主动握起青春的“笔”,在丝路上、在更多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中书写下属于自己的一笔一画。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