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何以消除进城老人的烦恼
2018-07-18 09:50:00  来源:南方日报  
1
听新闻

  时代的发展加速了群体的流动。当儿女们在大城市工作生活扎下根之后,不少老年人为照顾幼小,也来到了新城市,过上了新生活。然而,在含饴弄孙之余,进城老人们或多或少地面临着一些烦恼,比如,老来换环境,生活有些不适应;育子理念上,两代人未必能合拍;医保在老家,异地不便看医生……

  过去几十年里,我国家庭结构的主要变化趋势就是小型化、扁平化。2014年国家卫计委发布的首份《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显示,20世纪50年代之前,家庭户平均人数基本上保持在5.3人以上,这是典型的“三代同堂”的直系家庭结构。而自80年代以后,家庭户平均规模日益缩小,1990年缩减到3.96人,2010年缩减到3.10人,2012年为3.02人,在这里,主要表现形式是一人户、“空巢”家庭和新城市三人核心家庭等。家庭结构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原因相当复杂,有经济发展进步的因素,有生育和居住观念革新的因素,但具体在代际之间的矛盾,快速城镇化造成的人口和空间流动性,是不能忽视的主要因素。

  从城镇化的结果来看,变化是翻天覆地的,比如过去五年里,城镇化率从52.6%提高到58.5%,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然而体现在过程中,有学者提出了“浅城镇化”的概念,意思是虽然住上了城里的房子,但是心里面并未适应这种转变。对于身处巨变中的人们而言,相信有很多感同身受之处,比如很多农民进城后又回流了,这是因为早已习惯了乡土文化,在城市里找不到自己的精神位置,融不进去。有些久居农村的老年人,早已和自己的“城市儿女”产生生活观念、育人理念上的错位,家庭生活质量难言幸福。在外部层面上,流动人口目前还无法完全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的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受到一定的社会排斥和制度排斥。种种因素叠加起来,即是横亘在旧式农民和新式生活之间的不适感。

  代际矛盾频频出现之后,很多人将解决方式寄望于空间上的分离,比如仍将父母安置在乡下,或者单独给他们租房。然而,在家庭结构上作各种调和式的尝试,仍然无法回避传统家庭的功能意义。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生存、发展及延续的基本单位,是人类文明得以薪火相传、绵绵不绝的原因所在。那些“叛逃”家庭的人们,将发现他们仍旧不得不回归家庭——在家庭照料、女性育儿与就业等现实课题中,仍然不可能离开家庭的支持,特别是隔代资源的支持。《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6》显示,在1岁—5岁儿童中,祖父母辈分担幼儿照料的责任,隔代抚育仍然占比达到41.1%。另一方面,在老龄化的积极应对措施里,要特别强调家庭养老模式的支柱性作用。根据民政部的数据,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解决照料、看病上的种种问题,不能仅指望政府兜底和社会支持,而是要借鉴直系家庭结构所具有的功能,掌握好空间上的距离。

  身心安处是故乡。在快速城镇化的浪潮中,心理上的“浅城镇化”,体现的正是对故乡不同的羁绊与认同。如今,对很多在农村长大的中老年人来说,农村是他们的故乡,但对很多“城一代”子女来说,故乡只是个地理概念,他们在城里接受教育,观念与习惯同其他城里的孩子并无二致。而在可预见的将来,在“城一代”的支持下,“城二代”将身在城市、心在城市,从而认同城市。在这样的变化背景之下,如今呈现于代际之间的显著差异,极有可能会有一个弱化趋势,传统家庭结构会重现展现出它的价值。■王庆峰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