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别因出现乱象而怀疑大病兜底
2018-06-12 09:19:00  来源:燕赵晚报  作者:毛建国  
1
听新闻

  按照中央政策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结合实际需求和医疗服务及保障水平,扩大专项救治的人群及病种范围。但是,记者近期在西部一些省区采访了解到,个别并不充分具备条件的地方,“超能力”实施救助政策。过度兜底导致怪象频出,贫困患者住院“赖床”不走、小病大治,儿女想办法与父母脱离关系,甩包袱给政府……(6月11日《经济参考报》)

  这种因为过度兜底导致的怪象,看似有些匪夷所思,细细推敲,并不奇怪。在公共福利上,一直存在一种“福利依赖”,这可谓是世界级难题,很多西方国家深深为之苦恼,穷尽努力,而不得药方。可是,虽然存在“福利依赖”,但在政策实施中很少出现取消福利的情形,原因就在于福利政策有存在的更大理由,不能因为个别人的“福利依赖”而忽视更多人的“福利需求”。

  在医疗上,这种情况同样存在。过去一些公务员由于享受公费医疗,看病不用自己掏钱,结果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过度医疗现象。当我们心痛于一些贫困患者住院“赖床”不走、小病大治时,其实这种情况在过去不少公务员身上同样存在,甚至更为严重——一些公务员把家人,乃至亲朋好友看病的费用,都拿到了公家报销。提及这一点,更想说明对于目前出现的情况,其实当初应该想到,也能够解决。

  还需要指出的是,怪象固然存在,但没有证据证明这是普遍现象。不排除一些人在道德上可能存在问题,但如果把此归咎到所有人身上,则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而且就现实来看,虽然存在一些过度兜底,但更普遍的恐怕还是保障不足。这些年来,人们看到了太多的大病致贫、大病返贫,甚至大病不看的报道,看病贵看病难依然是一个尖锐问题,对于贫困户来说更是如此。不能因为看到了一些个案,就把过度兜底当成普遍现象。

  有问题必须要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不能放大问题、转移问题。在舆论场上,对于贫困现象一直存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从一些扶贫干部的日志以及媒体报道来看,确实有一些贫困现象的产生有着贫困户自身原因,不排除一些贫困户身上有着严重的“等靠要”思想。但不能把贫困现象的根源指向这里。有网友讲,在目前社会条件下,一个人只要想干肯干,是不会掉进贫困沟里的。这其实还是一种片面化思维,真实的生活并不是想象的这样。

  精准扶贫正在有序进行,扶贫必先扶志。也要防止把贫困问题简单归咎为志气问题,更不能因为一些问题的存在任性地给贫困户贴上不道德的标签。道德视角是最简单的视角,也是最容易带来误伤乃至让问题陷入无解的视角。很多道德问题有着复杂的由来,而其解决也有很多技术性手段。正如过度大病兜底乱象,很难说一些医院没有在其中产生作用;而从政策设计和落实来看,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要跳出道德视角看过度大病兜底,不能因为出现乱象而怀疑大病兜底,不能简单地给贫困户贴上不道德标签,更不能因为乱象的存在对贫困户失去信心和同情心,而放弃在扶贫和医疗保障上的努力。有问题那就解决问题,空谈道德解决不了问题。从问题导向出发,多一些耐心与热心,处理好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的关系,才是有智慧有道德的做法。

标签:
责编:郭蓓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