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从生产和销售环节入手,禁止销售企业破解限速装置;也要通过抽查用户或者调查交通事故中出事电动自行车速度,倒查销售商生产商
据央视报道,广西南宁去年电动自行车违规引发交通事故致53人死亡,超速是事故主要原因之一。在南宁雅迪专卖店,销售人员透露,虽然厂家每辆车都有限速装置,但用简单办法就可破解。销售人员只用不到10秒钟就将一辆电动自行车的所谓限速设置解除,最高时速就由原来的20公里提高到60公里以上。
电动自行车车速超标问题近年来持续引发舆论关注。根据之前相关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应不大于20公里/小时,但实际情况是,很多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可达60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很多人大概不清楚电动自行车企业为何违规超标,秘密原来在于破解限速。
据销售人员透露,采取的解除方法是生产厂家告知的。也就是说,表面上看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只有20公里/小时,但实际车速在60公里以上。为了掩人耳目,生产厂家搞了一个限速装置,然后告诉销售人员如何破解限速,使得电动自行车实际车速远高于国家规定标准。
显而易见,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玩的是两面派,在市场监管者面前玩的是欺骗把戏,用限速装置来糊弄监管者;但在消费者面前,为了赚钱原形毕露。这种两面派的做法恐怕不是某一家企业的表现,很可能是一种行业潜规则,在行业内恐怕是一种公开的秘密。
最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电动车最高时速是不得超过25公里。相比原标准虽然多了5公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生产销售企业和消费者需求,但如果企业仍采取破解限速的把戏,新国标恐怕也会沦为摆设。
新国标被称为强制性标准。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即不管行业企业愿意不愿意,都必须严格执行。但如果一些企业表面上严格执行,暗地里通过破解限速来挑战新国标,又该怎么办呢?如果没有有效办法防止企业作弊或者玩两面派,即使新国标出台恐怕也管不住实际超速。
实际上,这里主要涉及两个问题。首先是生产企业设计的实际车速已远远超标了。如果实际车速符合国标,根本就不用限速装置。其次是限速装置并非是真限速,而是欺骗监管者和外行的假限速。所以要想防止电动自行车实际车速超过新国标,须从这两个问题入手。
据媒体报道,记者又对富士达、红旗、酷车联盟等六家电动自行车专卖店进行了调查,发现也都存在销售超速电动自行车的现象,甚至最高速度在120公里/小时至130公里/小时。从某种程度上说,“比快”已经成为这个行业企业的主要竞争手段,那么强制性新国标还能否管住车速是个大问题。
要想落实新国标,既要从生产和销售环节入手——监督生产企业严格按照国标设计实际速度,禁止销售企业破解限速装置;也要通过抽查用户或者调查交通事故中出事电动自行车速度,倒查销售商生产商;然后对超标的违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让违法成本大于违规所得。
另外,有关部门还可以鼓励媒体监督、业内人士和用户来举报超标电动自行车企业,对举报者进行奖励,对违规者进行重罚。(张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