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纪检监察报》5月9日报道,吉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在任白山市委书记时,发现自己一句话或是一个签字,项目就可以落地投产,迅速产生巨额收益,于是心理失衡:自己每月四五千元工资,却天天奔波劳累“为他人作嫁衣”,图个啥?
这样的疑问或许很多人都曾有过,但当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心中生出这样的困惑时,无疑是个危险的信号。报道显示,李伟在担任白山市委书记最初的一段时间里,也曾踌躇满志、敢打敢拼,付出了很多,也干了一些实事,使白山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增长,干部职工收入在全省位次靠前,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政绩。然而,成绩面前,李伟没能客观理智地看待,而是看到别人赚钱眼红,错误地用金钱衡量付出与回报,越比越觉得自己亏了,越比越有挫败感,权力观、价值观由此扭曲错位。他在思考之后,竟然给出了这样的回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让你赚了那么多钱,分红给我一小部分,天经地义。
按理,作为一方领导,辖区内有企业投资兴业,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本该为此由衷欣慰,并再接再厉、不断进取。恰恰此时,有人开始迷失了,“企业发展是我的功劳”“老百姓收入提高是我治理有方”“干部成长进步是我的恩泽”……如此这般居功自傲起来。殊不知,如果眼里只看到自己的功劳苦劳,前进的脚步就会逐渐放缓;思想滑坡一旦出现,往往预示着行为跑偏即将到来。
细数落马贪官,像李伟这样,在有了成绩、赞美与喝彩之声四起时想不开、犯糊涂的,不在少数。他们嫉妒别人发财,为自己“只挣那么点死工资”而失落,进而动起了歪心思,用手中公权力捞取私利。所以,怎样看待权力、怎样理解得失,值得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深思。
找到正确答案的关键,就是要摆正权力观和价值观。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手中权力姓公不姓私,成绩荣誉属于党和人民,如果把功名利禄作为终极目标,方向不对,只会越努力越跑偏;如果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添砖加瓦作为追求,你的付出与奉献将会价值连城。功名利禄有价,人民群众的认可与信赖无价。迷失在金钱中,会迅速腐化堕落;安心干事创业,将不断书写靓丽人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干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活,尤其是主政一方的领导干部,既要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责任感、紧迫感,也要有事业蓬勃我欣喜、百姓安居我舒心的幸福感、成就感,乐见群众生活幸福,乐见企业茁壮成长,勤勉工作,勇于创新,帮助老百姓和企业家走上致富路、过上好日子。
常思“权为民所用”,莫怨“为他人作嫁衣”。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施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