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征集办事堵点应形成常态化机制
2018-04-23 17:12: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1
听新闻

  反复提交材料、多个部门间跑断腿、证明“我妈是我妈”……提起找政府办事,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三个字:烦!累!急!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新华社、中国政府网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群众办事的100个堵点难点问题。

  据报道,这次征集活动分领域、分批次进行,如首批“堵点”将重点围绕教育、身份证明向社会征集。民众可以结合自身所遇到的涉及学籍、学历、学位、身份等方面的“奇葩证明”,以及为开证明往返多地的经历填写调查问卷。然后,所征集的信息经大数据分析后,将选择反映最强烈的20个“堵点”问题,推动有关地方、部门限时解决。从某种程度上说,首先选择教育、身份证明等方面的问题向社会征集,也突出了重点和针对性。这些年,尽管放管服改革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像要求反复提交材料、办事“跑断腿”等现象仍时有发生。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大背景下,此番征集行动至少具有两重意义。第一,这是对近几年持续开展的放管服改革进行的一次“查漏补缺”。到底哪些问题还是改革的盲点,哪些棘手问题仍亟待攻破,通过这一轮征集,应当能够得到相对清晰的答案。第二,放管服改革没有终点,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府部门就得及时掌握民众的诉求,才能确保改革的方向和精确性,提升改革的水平和效益。

  由群众办事遭遇“刁难”后被迫反映堵点难点,到政府部门主动向群众征集堵点,体现了一种改革的主动意识,这对高效解决民众办事的堵点难点至关重要。过去无论是媒体曝光,还是群众投诉,要么难以获得重视,要么解决也多停留在“一事一议”的个案层面。而现在这种主动专门征集的工作方式,可以形成大数据效应,哪些堵点难点表现最突出,哪些是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变得一目了然。相关改革完全可以对照这份大数据,举一反三,根据轻重缓急,对问题逐个进行认真清理,加以系统解决。

  这次活动预计将征集100个堵点难点问题,计划于今年8月底前全部征集完毕并推动解决,也就是说,这项工作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现实中,民众办事的堵点难点在不断变化,甚至在解决既有堵点的过程中,又可能出现新的堵点难点,这就要求对问题的征集和对民意的接纳,更应当有常态化的思路和机制。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可以设置制度化的问题反馈渠道,来及时、全面搜集群众的意见,倾听群众的心声。

  应该说,这些工作需要的相关条件是比较成熟的,许多地方的市长热线、政府网站等都具备投诉建议功能,只要对这些日常反馈进行阶段性总结归类,就可以形成一份具有指导意义的大数据。某一个或某一方面的问题如果群众反映很强烈,各种投诉也较多,就应当主动将解决这些问题提到改革的优先序列,避免“推一步走一步”。

  当然,要征集问题并不难,真正难的还是在于解决问题。可以预料,在此轮放管服改革已经取得较大成效的前提下,这次被征集的堵点难点不仅具有代表性,也可能需要多个乃至跨层级的部门联手和协调,合力参与推动解决问题。因此,各部门之间加强协作以打通信息壁垒,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对于征集到的问题,涉及的机构、部门“认领”后,也应该给出解决的路线图、时间表,对未及时解决的,须依法依规予以追责,充分发挥倒逼作用。

  多数堵点难点问题的出现,都非“一日之功”,而是有着持续的积累过程。这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对相关问题应当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不能“拖”到形成了堵点难点,甚至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再来想办法应对。要实现这一目标,保障常态化的问题反馈渠道是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期待这次征集活动能够实现预期的目的,同时也希望各地充分借鉴这种主动征集问题的方法,推动形成不间断征集办事堵点、畅通问题反馈渠道的常态化机制。(常俊)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