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大学校园性侵背后的权力逻辑
2018-04-08 10:29:00  来源:红网  作者:关山  
1
听新闻

  近日,20年前北大女生遭导师性侵、自杀事件再度掀起波澜,受害女生闺蜜和北大同学在自媒体上直接点名揭露某沈姓教授当年引诱、侵犯并间接逼死21岁学生的无耻行径。在此之前,北电、北航、厦大、南昌大学已经有学生爆出教授猥亵、性侵学生事件。还有一点不可忽略,那就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出于心理、社会等因素考量,选择沉默、隐忍,这一部分“无声”的受害者群体绝对不在少数,所以,事实上我们所能够看到的大学校园性侵案不过是冰山一角。

  最需要发出声音的,往往是最沉默的人。最沉默的群体,却常常与话语权无缘。思及此处,不觉浑身一颤。那么,高校性侵案件频发原因究竟何在?笔者认为只有弄清楚性侵背后的真实逻辑,才有望打破困局、重塑师生关系,让象牙塔里的学生不再成为权力支配下的牺牲品。至少,缩小受害面积。

  教授的话语“霸权”

  在男教授与女学生的关系范围内,存在着两组话语上的不平等:男性对女性的话语主导权,老师对学生的话语主导权。

  根据英国文化研究学者霍尔的观点,“霸权”本质上是一种权力被争夺、被转移或者被改造的过程,通过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等力量之间的反复谈判,某一方被赋予主导性权力。长期以来,我们社会的核心价值是一种与男性价值观相关联的标准,主流文化则继承了父权社会延续下来的男权主导意识。这种对女性的话语压迫赤裸裸地表现在对受害者的攻击、污蔑行为中。性侵发生后,很多人不去指责加害者,而是不断追问受害女性在行为穿着、反抗程度、获利动机等方面的细节,试图暗示发生性侵的原因在于女性本人的行为不检点、目的不纯、缺少自我保护意识等。这种指责受害人、为加害者开脱的行为,只会加剧性侵者的肆无忌惮,增加被害女性在遭受创伤后的心理压力、精神负担,导致很多女性在受到性侵后产生巨大羞耻感和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等认知失调,转而选择沉默、回避等消极态度,使伤害本身不断恶化、升级。如何为女性营造出宽松、平等的发声环境,而不是对受害女性百般苛责、二次伤害,是社会需要思考、反省的问题。

  另一方面,“老师”“教授”被潜移默化为一种自带高尚、神圣光环的符号,“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授不仅在现实世界中被塑造成一种精英知识分子形象,而且在文化、话语中凝结为某种具备利他、自我奉献精神等美德的存在。指责教授性侵,就是对整个教师群体的污名化,这是不能被允许和容忍的。这正是很多人的逻辑。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不论是985、211的硕导还是博导,其真实本质依然是活生生的人的存在,人性的善恶、美丑、高尚与卑劣作为一种普遍性存在,这些人又如何逃脱得了?但人所创造出的符号却延伸到了现实的人的世界、并深刻影响到人的观念与行为。大多数女生对导师抱着某种高洁而不切实际的幻想,在师生相处过程中毫无防备,一点都没有察觉到自己已经一步步走入了别人精心设下的圈套。仿佛奇妙而光彩四溢的肥皂泡泡,一戳即破。“表象是这样的斗争的主要场所,因此做出定义的权力是霸权的主要来源”。在话语权力的角逐下,“真实被重新构造”。只有通过对“教授”“老师”“园丁”祛魅的过程,女生才能在心理上平和、审慎地看待讲台上的教师,理性处理师生关系。

  师生间的权力落差

  在师生关系中,老师在年龄、阅历、社会资源、行为调控等方面无疑占绝对优势,尤其,在当下大学校园中,硕导、博导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能否评奖、发表论文、顺利毕业乃至获得就业推荐等。权力不对等或者说绝对优势造成了支配欲的膨胀和权力寻租、交易空间的扩大。威逼利诱或是各取所需、利益交换,都折射出权力空间失衡下的异化与扭曲,而这种变态,又造成伤害发生后,一方在人脉、舆论、公关方面的强势打压,另一方在法律和现实操作层面的维权困境、获得社会信任与维护的弱势。北航陈晓武、厦大吴春明、北大沈阳,都是在借着对自己所带学生的“生杀大权”,瞅准女生担心前途受阻、胆小怕事、羞耻心重等心理特性,不断套路学生、进行“性掠夺”的。导师控制着学生的关键资源,这种天然的优势无法破解,但是可以采取措施加以限制与平衡。比如有的地方细化高校教师监督法条,提高犯罪成本,像美国等高校;另外还有一种方式,可以设立由学生、校方、老师、社会人士共同组建的监督委员会,加强对高校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的监察,为受害者申诉、维权提供更简易、方便、安全而低成本的渠道。

  校方与教授的权力共同体

  南昌大学周姓教授性侵女生发生后,被害女生找到学院院长,却被告知要以学校和全体师生名誉、前途为重,不仅没有及时站出来惩罚涉案教师、保护学生权益,反而不断遮掩、示意学生忍耐——“你就忘了他吧”,以免破坏学校名声。这种混账逻辑的背后,是学校和老师结成了利益联盟。教授的名誉关系到学校的声望、学校的实际利益,教授受到攻击便是学校利益的损失。在这场游戏中,校方与教授结成攻守同盟、成为同一阵营的队友,而学生群体却被成为势单力薄的对立方。这场对垒,一开始就是不公平、不合理的。甚至是可笑、可悲的。象牙塔内错综复杂、勾连交织的社会关系,如同一张巨大的、张开血盆大口的蛛网,不仅吞噬了学生群体的权益保护、健康成长,也吞没了大学的良心、师道的尊严。都说,所谓大学,不谓有大楼,而谓有大师也。余自认同亦不认同,所谓的大师、大楼、大学,这些所有“大”的一切,它都建立在一个“小”的基础上——学生,若无生,何来师?如果一所大学,既无法规制老师的行为,也无动于衷、无能为力于学生的遭际,这样的大学其存在意义何在呢?建立责任问责制度,落实对校方责任的追查,让大学真正承担起教化、育人的职责,守护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方净土,而不是堕落成权力包庇、学术腐败的温床。

  “个体的苦难,就是社会的苦难”。因为社会的苦难最终会蔓延至每个个体。当我们在面对一起起大学校园性侵事件,或是冷漠围观、或是冷嘲热讽、或是暗自庆幸,伤害的其实是整个社会的信任、秩序与公道人心,在此间,社会资本被逐渐消耗殆尽、美德和正义被无情消解,如果真的走到这一步,纵是建立再完备的法律、再强大的警力,也无法弥合社会的创伤与裂缝。“沉默即共谋”,发出声音、伸出援手,是对受害者的保护,亦是为我们自身而战、为社会和明天而战。

  文/关山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