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冬奥会“北京八分钟”,24名轮滑演员与24个带有透明冰屏的智能机器人翩翩起舞,给无数观众留下深刻印象。鲜为人知的是,这些智能机器人的“户籍地”,正是近年来一直被吐槽经济“傻大黑粗”的辽宁沈阳。
近年来,机器人行业是沈阳重点抓的朝阳产业,围绕研发、风投、生产,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去年全市机器人产业产值增长25%以上。然而,一个不能掩盖的事实是,东北在最前沿的新产品、新业态方面名不见经传,未能涌现出一大批像冰屏机器人那样的“网红产品”。这背后,既有科研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人才外流的问题,更有科技成果转化不畅、转化效率不高的问题。
东北地区是科技成果产出的高地,却是新兴产业发展的薄弱地区。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辽吉黑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研发投入总量辽吉黑三省加起来不到江苏一半。无论互联网企业百强还是热门的“独角兽”企业,几乎都与东北地区无缘。传统的存量没做强,新兴的增量没做大,新旧动能转换停滞不前,东北地区的落后表面上看是因为产业结构单一,深层次原因则在于创新投入严重不足拖累了经济换挡增效。
统计表明,辽宁科技成果产出能力位居全国前八,黑龙江也能排在十名左右。然而,“墙内开花墙外香”,科技成果产出多、本地转化少,科技创新的花没有结出本地产业发展的果,这也是东北地区由来已久的大问题。以国内成果转化率比较高的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为例,该所前几年95%成果在外地转化。一方面高质量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供给相对旺盛,另一方面却是,科研成果的本地转化率偏低,受制于诸多体制机制梗阻和关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本地企业对先进技术的需求明显不足。
科技成果的转化、新兴产业的培育,好比一粒种子从种下到发芽成株、开花结果,需要阳光、雨水、空气和土壤,是一个系统生态。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科技与经济融合不足,投资机构关注少、融资渠道狭窄,加之体制机制上的瓶颈,观念思维上的因素,都制约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创新生态,形成多主体协同、全方位推进的创新局面。对东北地区而言,谋求创新驱动下的高质量发展,必须首先做好改革的文章,积极探索打破人才评价、奖励、人事管理等诸多体制机制方面的“瓶颈”,鼓励象牙塔里的专利技术融入到产业发展第一线,打通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梗阻。各级政府也需要敢于破瓶颈、放管服,善于搭平台、搞配套,为产学研协同出谋划策、保驾护航。
今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农村有句俗话,锯响就有末。对东北地区而言,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关键在于用好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敢于破瓶颈、做后盾,善于搭平台、搞配套,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作者为本报辽宁分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