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认识医患关系最怕“玻璃心”
2017-09-29 09:18: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1
听新闻

  前几天,一名患者家属向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讨要抢救病人时脱下的衣服和财物,医护人员反复解释无效,最终通过监控还原了事实真相。目前,患者家属已向医院道歉,双方达成谅解。对于网上流传的“剪破衣物知情同意书”,医院称没有,也不会出具。(9月28日《北京青年报》)

  太阳底下真是没有新鲜事。几天前,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刚刚发生了一起剪破衣服索赔的新闻,当时消息称,武汉一男子心脏呼吸骤停,经过中南医院全力抢救,最终转危为安。可患者父亲以剪坏衣服、遗失钱物为由,索赔1000元,最终医院全额承担费用。有着这样的“前车”在前,很多人感慨“破窗效应”出现了,现在的医患关系已经不可救药了。

  虽然并无证据证明两起事件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便有证据证明了,也没有必要大惊小怪,更不要因此失去基本的道德自信。索赔的发生,并不能证明现在道德水准就降低到水平线下了,也不能证明现在的医患关系就已经脆弱成断线的风筝——稍微来一点风,就吹得无影无踪。

  在大众的正常审美里,好人与好报之间应该画上等号。而两起事件以疑似医闹的极致呈现,似乎传递了好人不得好报的符号。但在事实上,两起事件还真与医闹没半点关系。医闹需要反对,表达正常诉求却应该支持,不能以反对医闹为由打压表达诉求。在医闹和正常诉求之间,往往隔着理性两个字。换而言之,只要患者及其家属表达的诉求,采用的是理性的方式,那就不能称之为医闹。

  人命大于天,在施救情况下,医生有紧急处置且不受追究权,为救人紧急处理衣裳,并没有违规违情之处。从情感上讲,人们希望患者及其家属应该理解医生的行为,可是,你也无法要求每一个人都能做到换位思考。退而求其次,只要其表达诉求的方式足够理性,也就应该得到宽容。两起事件,都是沿着理性对话的渠道解决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不应该被扔到医闹的筐子里。

  应该相信,这个社会还是有基本规范存在的,人心还是能够呼应人心的。两起索赔事件,其实都有着相对圆满的结果。发生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剪破衣服遭索赔”事件,最终医院主动承担了责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医院觉得确实有商榷的地方;发生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的“抢救患者遭索赔”事件,双方最终握手言好。两起事件充分说明,积极沟通是融化冰雪的神奇药方。

  由于一些极端案件的发生,现在的医患关系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有必要思考,现在的医患关系真是那么不堪,表现得剑拔弩张?答案可能并不是这样。对于当前的医患关系,最怕的可能还是“玻璃心”,表现为有些人过于敏感,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就怀疑人心不堪;哪怕是正当的诉求表达,也会因此受到伤害。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玻璃心”,对于当前的医患关系来说,最怕的就是“玻璃心”。把正当诉求当成医闹,因而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这种“玻璃心”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没有好处。

  医患相互体谅,才会有医患和谐。如果不能相互体谅,又该怎么办?那就需要良性的沟通。事实证明,只要双方敞开心灵,积极沟通,多半都能增进理解和谅解。这两起事件能够取得不错的结果,不就是沟通的结果吗?这些年来,我们看到了太多的“玻璃心”,也吃了太多的“玻璃心”之苦,对于医生抢救患者遭索赔,我们应该多一些理性的解读,少一些“玻璃心”式的敏感。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