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则新闻令人眼睛一亮:“太阳又照在桑干河上了”。桑干河是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的上游,更因丁玲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而闻名。上世纪90年代以来,桑干河大部分河道干涸,小说中描写的浩浩荡荡成为记忆,这里反而成了风沙进京的主要通道之一。今年通过万家寨引黄工程,黄河水涌入桑干河。从源头到下游,桑干河波光粼粼,阳光灿烂依旧,古老的河流被从沉睡中唤醒,又呈现出勃勃生机。
其实,处于沉睡或半睡的“母亲河”岂止桑干河。比如,贯穿南北五大水系、流经8个省市、涌淌2500年,无数座城镇因之崛起繁荣的京杭大运河,其北方段大部分干涸。据媒体报道,滹沱河、石羊河、疏勒河、孔雀河、渭河、易水河、涑水河、伊敏河、额尔古纳河等历史上有名的河流,有的水量锐减,有的甚至断流。
大河流域是世界上众多著名城市的发祥地。有多少的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政治宗教、文学艺术,甚至历史掌故、名学大儒、乡情乡愁皆与她休戚与共。像大运河,在济宁到临清的古运河河道上,通过南旺枢纽,过往船只可以“翻山越岭”。缘因运河,古代波斯等国商贾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到扬州,运来异域的香料、珍宝,带走中国的陶瓷、丝绸、茶叶。单说文学作品,一说起某某河,就令人想起某某作品。如运河有刘绍棠的《运河的桨声》,滹沱河有孙犁的《风云初记》,额尔古纳河有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许多河流被称为母亲河。盖因千百年来的流淌,滋育着城市与众生,涵养着风情与人文,塑造出流经之地的文化性格。没有了运河,那些白玉长堤路、临河古戏台、乌篷小画船就寻不到根源;没有了易水河,就感受不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怀激烈;没有了疏勒河,就没有沿河谷自东而西的敦煌石窟群美丽画线。
众多河流,特别是北方河流的干涸或消失,固然与近半个世纪气候变化有关。但更与近几十年来人的活动因素息息相关。如人口的增加、植被的破坏、煤矿的开采、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养成人人节水爱水的意识,最大限度地节约用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要尊重、爱护、保护大自然,尽力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从更深层次看,如何在发展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人与历史文化的关系?尤其值得我们思考。一条河流的生命停止了,其最终的结果也许是我们无法想象和承受的。
河流是不可割舍的根脉,是不能忘却的记忆,是永恒的悲欢。如不朽的老者、智者,伴随着人类的演进,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变化。作为她的儿女,我们没有权力终结她的生命,也没有权力让她永久地沉睡。令人高兴的是,许多地方充分认识到了保护母亲河的重要性,诸如恢复桑干河生态系统这样复苏河流的行动越来越多,众多母亲河将迎来新生。
一位学者在保护河流的宣言中写道:“像对待任何一个生命体一样,以平等、公正的态度来善待那些滋养、哺育了人类的河流”。河流是有生命的。我们善待她,她也将丰厚地回报我们。(李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