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葛优在电影里讲的这句话,终于变成事实。近期,国内一些二线城市纷纷出台人才新政,与其他城市争抢人才。为了展现求贤若渴的姿态,地方政府更是各显神通,极力表现。
在8月19日举行的西安市首届科技人才峰会上,当上午会议结束时,现场主持提议:“退场时,请院士们先走!” 当坐在第一排的院士们起身离开时,第二排的中央部委、陕西省和西安市领导则集体起身相送。这一幕场景随着现场图片在网上广泛传播,引起了热议。
虽然有网友调侃,院士相当于副部级,让院士先走也没什么不对,但西安通过这一细节,还是成功吸引了无数眼球。这让西安在这一轮争抢人才的混战中迅速占据了有利位置。只不过,能否吸引更多人才前来搞科研与创业,最终还是要落实对人才的奖励与优惠政策,以及人才对当地的认同。
早于此前,西安就出台了二十多条人才新政,志在打造人才高地。浏览相关文件,在措施上和其他城市并无多少不同。比如把人才分作ABCDE几级,并根据不同级别配以相应奖补措施,从对A类给予一次性奖补500万元,到对E类人才纳入公租房保障范畴,依次类推。
这本来也没什么问题,对政府部门来讲,只能是抓住重点,而难以做到事无巨细。但正是这种通病,导致了一些地方人才政策发挥不了更好效果,甚至只能沦为抓典型、搞政绩。且不说全国院士就那么些人,抢都抢不过来,各级领军人才的引进也非易事。除了本地培养的人才,外来人才要想到异地重新出发,涉及非常多的细节问题,比如研究条件、工作衔接、生活安排,等等。这些问题,并不是给奖补就能够解决的。
我要说的还不仅是这个问题。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才的背后,需要的是一群人的协助。而这些人并不总是能够进入人才梯队,享受政府奖补。社会是一个系统,任何科研与创新工作,都需要社会系统的配合。因为人才不是孤立的,创业创新也需要各方面的社会支持。马云创业尚且有“18罗汉”,马化腾创业时也有“五兄弟”,刚开始他们想必也不会被看作是什么人才。但直到今天也不能说,除了马云、马化腾,其他人都不重要。
为什么当下在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出现了人才争夺战?随着一线城市房价高企,生活工作成本水涨船高,出现人才挤出效应。这些问题既可能体现在买房、租房成本上,也可能体现在通勤、教育成本方面,但最终一定会反馈到人才对城市的认同感及其选择上。
所以,一个城市要吸引人才,争抢一流人才固然是对的,但同时也要大力改善和提高城市创业与居住环境,让各种人才能够“既来之则安之”,不仅把事业落地在这里,也把家和未来安放在这里。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选择到哪一个城市工作,要看这个城市是否有工作的氛围,又是否宜居。如果不考虑这些条件,哪怕再高级的人才都可能陷入孤军奋战,做不出应有的成绩。(魏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