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不能放任假期立法“锯木头”
2017-08-08 16:45:00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木须虫  
1
听新闻

  近日,重庆拟立法设立独生子女“护理假”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已经有包括河南、福建、广西、海南等地出台了类似政策,独生子女“护理假”时间在10到20天不等,这让“百善孝为先”变得更加可行。(8月7日中国新闻网)

  立法出台“护理假”,不乏善意,但又不免令人担忧,这些假期如何落实,这才是问题的根本,如果这些假期始终停留在纸上,还不如不写入法规,徒消解立法的权威性。而事实即是如此,当下,不但国家层面带薪年假制度落实不尽如人意,还有不少企业连“双休”都没法保证,更何况地方立法的权益性假期。

  假期落实不了,固然与执法监督不力有关,但是未必不与假期设计欠合理、劳动用人负担重有关系。毕竟,假期是调节劳动与社会生活关系与劳动者休息权利的制度设计,没有劳动不用工作,自然天天都是假期,这也意味着立法每增加一天的带薪年假,都会给用人单位和已有的劳动秩序产生影响。

  用人单位应当担承必要的社会责任,比如,赋予独生子女看望和照顾生病父母的便利,但不等于这就该是他们一家的责任。即便他们对特殊群体某种假期保障是合理的,不等于用人单位必须要承担不同群体所有类型的权益性假期,否则假期将是用人单位无条件和无尽的责任。倘若如此,这些假期的设计既缺少公平性,更缺少可执行性,很有可能会沦为只有体制内职工能够独享的福利。

  近些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放开、老龄化问题得到重视、妇女权益得到关注,地方对相关权益法规的修订进入密集期,于是出现了名目不一的权益性假期,如独生子女“护理假”、“痛经假”、“奶爸假”等,而横向看尺度也不一,每种假期各省规定的休假天数有所差异。很明显,假期立法已然走上“锯木头”的窠臼,因需而锯,厚薄自便,不断给假期增项扩容,既不严肃,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立法只靠自身的善意,而无视可操作性,其实是伪善意。

  假期立法不能放任地方“锯木头”。假期立法是件严肃的事情,首先,设立假期既关系到劳动者权利,也关系到用人单位利益,应当谨慎;其次,假期不能因事设假简单做加法,更需综合平衡提高休假质量与效率,增强可执行性。如此,一方面更宜由国家层面统一假期的设计,以一部法规的形式明确节日、假期,协调法定节假日、带薪年假与权益性假期之间的关系,对休假天数与方式进行约束,增强节假特别是权益假期的权威性。另一方面,约束其它权益法、部门法以及地方相关立法的权力,不得另行设立假期和设计休假天数,地方政府只能设计与地方独特文化相关的公共假期。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