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做个君子不知道,但人人喜欢君子,怕只怕碰到伪君子。为啥?假呗。就算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也不愿和假话连篇的另一个骗子走在一起。不过,这年头我们也算是见了点世面了,小到卖假药的、假离婚的,大到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个别省的GDP数据,我们都能骗术现形于前而面不改色,还能对此谈笑风生:哦,原来是又一出造假事件。
昨天一则消息称:河南周口店郸城县一殷姓副县长,6月份在该县政府网站上显示的出生年月是1969年2月,网友根据履历,发现殷县长参加工作的年龄为15岁,大为惊诧,纷纷质疑当地有关部门涉嫌使用童工,当时官方并未出面声明。只是一个月后,记者发稿前再次登录该县政府网站,发现该副县长简历已被更改,出生年月已被改为1967年2月,一个月之间,生生地长了两岁!
网友处变不惊,哈哈一笑:原先只是以为当地有关部门非法使用童工,现在“非法”的嫌疑洗清了,副县长17岁就参加革命工作,看来是从基层做起的苦孩子,现在成长为一个县的重要官员之一,明明是励志青年一枚,光荣啊。这么藏着掖着,倒把我们的好奇心撩起来了——殷县长,你今年到底几岁啊?
一个县的政府官网,发布的是权威消息,改来改去的,怎能如此轻率。难道官员的年龄是根弹簧,要不就是溜溜球,只要手上使点力,瞬间就变长变短?
也难怪,官员履历中的年龄造假问题,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成为新闻。远的不说,就说今年5月份落马的司法部原政治部主任、党组成员卢恩光。他年龄、入党材料、工作经历、学历、家庭情况等全面造假,长期欺瞒组织,金钱开道,一路买官,一直攀爬上副部级官员。他的人生信条就是:“不说假话干不成大事。你说十句假话,别人信一句你就赚了。”真可谓新时代的拍案惊奇。
档案造假,一直是官员人事管理中的一个顽疾。特别是档案中的年龄和学历,几乎可以说是造假的“重灾区”。纵观近几年官员档案造假,其中有已落马的省部级大老虎,也有科级干部;造假的形式五花八门,有的篡改年龄高达11次,有的除了性别为真,其余信息全部为假,也真是登峰造极了。
虽然造假的花样常变常新,目的却始终“单纯”:为升官,千方百计捞取利益。年龄和学历“造假”最多,也是因为这是两个硬指标,是升官的左膀右臂。今天我们追问殷副县长年龄“变脸”到底为哪般,也正是防患于未然,从源头上“清淤”“防污”。郸城县官方应该当时就给个说法。有些事情可以悄悄做,甚至做了不说。可影响到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的事,如此低调使不得。一些人心存侥幸心理,以为“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人家改了都没事,我不改就吃亏了。其实之前的“老虎”“苍蝇”已经提供了另一种结局——制度是死的,但人“活”过头了,是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