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学校不宜包办学生银行卡
2017-08-01 09:21:00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刘 勋  
1
听新闻

  金融监督、工信等部门要严厉处罚违规办理银行卡、电话卡的行为,规范行业秩序,防止在利益的驱动下去污染录取通知书应有的纯净。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开学在即,不少大学新生收到了录取通知书,而随同录取通知书一同邮寄来的还有银行卡。有的学生和家长觉得虽然方便缴学费,但这种做法是否也有侵犯个人隐私、强制消费之嫌(7月31日央广网)。

  一纸高校录取通知书是莘莘学子拼搏的成果,这份通知书满载着个人及家庭的希望,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散发着年轻的味道。多少次魂牵梦萦,未来的大学新生们打开信封最期待就是品味大学的精神气质,聆听高等学府的深情召唤。只具有这些思想性元素才是通知书应有的纯净。

  学生个人办理银行卡,从法律意义上说,就是个人与银行之间签订合同,合同的签订需要遵守意思自治的原则,个人办理银行卡可以携带相关资料亲自前往银行办理,也可以委托他人代为办理,个人办理银行卡必须完全出于自愿。所以说,学校直接包办学生银行卡的行为涉嫌违反民事法律。未经学生许可,银行直接为其办理银行卡,则涉嫌违反行政法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就规定,发卡银行应当向银行卡申请人提供有关银行卡的使用说明资料,包括章程、使用说明及收费标准。大学新生毫无征兆地收到银行卡,就充分说明银行没有严格按照行政法规办事,内部各种监督程序、业务规范也形同虚设。

  对于配发银行卡等问题,报道中就提到某所高校工作人员认为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方便管理,并表示必须使用这两张卡来缴纳学费的,其他的就是没法划转。但笔者以为,直接邮寄银行卡方便缴费的借口根本就站不住脚,认为使用银行卡缴纳学费能够方便管理和方便学生,纯属无稽之谈。在金融如此便捷、支付方式如此丰富的今天,银行卡已经成为非常传统的支付方式,如此传统保守的财务管理机制,就暴露出这样的高校缺乏与时俱进的理念,更缺乏引领学生敢于创新的能力。如果高校是打着方便学生的旗号与银行共同谋取商业利益,更应该对其进行深刻批判。在录取通知书中夹寄银行卡、电话卡,就是向学生鲜明地传递商业的气息、传播消费的讯号。学生还未入校门,大学就开始鼓励学生消费,大学应有的思想性纯净要么从一开始就缺席,要么被抵消殆尽。

  高校学生数量大、稳定性强,历来都被银行、通讯运营商视为重要的潜在客户群体。银行对于不同客户群体的要求不同,也折射出制度执行方面的不公平。某些业务必须要求当事人亲自到银行办理,例如重病老人被抬到银行大厅办业务,而对于优质的学生客户群体,却可以抛弃法律规范的强制性规定,违法违规办理。其实早在2011年工信部就发布了相关意见,要求运营商在开展校园营销时不得与学校签订排他性协议,或者是在录取通知书中夹寄手机卡等,但部分电信运营商和高校却明知故犯。

  金融监督、工信等部门要严厉处罚违规办理银行卡、电话卡的行为,规范行业秩序,防止在利益的驱动下去污染录取通知书应有的纯净。笔者认为,还高校录取通知书应有的纯净,关键在于高校要做好自律,禁止以任何理由利用学生的个人信息去侵犯学生的权益,坚决查处商业行为背后的不法行为,秉持大学应有的精神气质。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