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自媒体平台,如何让监管部门“少上门”?
2017-07-20 17:39: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裘勉  
1
听新闻

  近日,数家网站的自媒体平台被北京市网信办约谈,责令对存在的乱象进行清理整治。这是继前不久关停一批自媒体账号后,再一次有针对性地净化自媒体平台内容。一次约谈,列出八大乱象,整治的背后在警示着什么,值得反思。

  为什么存在乱象?为什么被约谈?为什么被要求整治?首先应该自问自查自咎的,当属网站的自媒体平台。以乱象而论,“曲解政策 违背正确导向”、“无中生有 散布虚假信息”、“颠倒是非 歪曲党史国史”等,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会对受众产生明显地误导,继而引发一系列负面效应,其危害不言自明。而运营方在内容审核、管理水平和制度建设上的不足,更为内容传播留下了可乘之机。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媒体平台在建章立制和能力建设上首先要下足功夫,才能让监管部门“少上门”。

  但同时更要看到,“约谈”“整改”“封停”等动作之所以不停,暴露了自媒体发展的两块“短板”。这一点,在信息爆炸和传播极速的条件下,更应该引起警惕。

  首先是“底线短板”。一些自媒体平台对政治红线和道德底线的认知,有待提高。有人曾经分析过一些自媒体平台的标题,有不少总是以简略、隐晦、带有想象感的说辞进行“逆向引导”,似乎把留白的空间给了读者,却骗取了点击、歪曲了政策、污蔑了他人、辱没了德行。一些是政治传言,一些是政策谣言,一些则是伦理陷阱,不管是打擦边球还是有意为之,总是在不经意间暴露出“企图”而放弃了应有的底线。

  再有是“法治短板”。依法治理的理念早就深入人心,可是践行起来并非尽如人意。以网信事业为例,网络安全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管理实施细则》等都是依法监管的重要遵循。可是,对于何为知识产权、何为尊重原创、何为依法办网,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偏离,是法治意识淡薄还是有意规避法律,对运营主体而言均非有益。在一个法治时代,如果不依法行事,就会被依法惩治,自媒体平台也不例外。

  每当此时,我们往往会着重强调主管单位的责任、运营主体的责任、受众的责任,“公共责任”是绕不开的关键词。不过,重责任,也要重行动、重结果、重效应。公共责任和公共意识,需要用一次次行动来护航、来检验。也许,只有在每一次发现问题、纠察问题、整治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强化每一主体的责任意识。净化网络空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需要用责任引领行动、以行动强化责任,而这何尝不是一堂网络文明的普及课。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以人民为中心,网信事业和新媒体创新才能大道正行。我们需要构筑一个网络空间的命运共同体,更需要每个人从自我做起,这才是真正的积极健康、向上向善。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