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对“一带一路”建设进行了深刻阐述,为相关国家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
“一带一路”建设是传承古代丝绸之路精神的重要载体
丝绸之路延续2000余年,跨越亚欧非大陆,既是古代中国对外友好交往的象征,也是世界民族交往史上的奇迹,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形成绝非易事,它是我们的先辈在追求美好生活的指引下,靠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开辟出来的。习近平主席把这种开拓进取、勇于探索的表现概括为丝路精神,它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和平合作。与近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落后国家的大门不同,一代代“丝路人”用善意和友谊架起了沿线国家合作交流的桥梁,张骞、郑和、马可波罗等人既是丝绸之路的勇敢开拓者,也是伟大的和平使者。二是开放包容。丝绸之路绵亘万里,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辐射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古国。面对经济发展、宗教信仰、种族肤色上的差异,各国交往之中相互尊重、开放包容,促进共同发展。三是互学互鉴。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古代中国幅员辽阔、经济发达、科技文化领先密切相关,但它不是中国对其他国家物品、文化等方面的单向输出,而是沿线国家互学互鉴,互通有无。四是互利共赢。丝绸之路促使沿线国家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商品、资源、成果共享,创造了地区大发展大繁荣。丝路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新时期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古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它将传承并进一步发展丝路精神,让沿线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促使古丝绸之路重焕生机。
“一带一路”建设是应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挑战的中国方案
习近平主席指出:“从现实维度看,我们正处在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世界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发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贫富差距鸿沟有待弥合。”面对挑战,中国充分展现了大国的担当和智慧,适时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中国方案。建设“一带一路”不是自我保护和封闭,而是旨在寻求沿线国家互联互通。一是政策沟通,通过有关国家政策沟通协调,把不同国家的相关战略有机对接起来,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二是设施联通,设施联通是合作发展的基础。“一带一路”建设着重修建陆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路,打造一个复合型的基础设施网络。三是贸易畅通。贸易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相关国家签署经贸合作协议,推动自由贸易区发展,促进贸易的自由化、便利化。四是资金融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资金融通,经济增长才有保障。中国将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方共同制定融资方案,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五是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不仅需要各国政府之间通力合作,也要获得民众的广泛支持,夯实民意基础,筑牢社会根基,拉近沿线国家民众心与心的距离。这五大方面的互联互通对打破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瓶颈、挖掘新的增长点、增强各国发展动力、改善民众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建设是引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世纪工程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基本走向。“一带一路”建设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是引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世纪工程。具体而言,“一带一路”建设基于共建共享的原则,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使其成为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一是和平之路。中国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各参与国进行友好合作,构建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新型伙伴关系,不干涉他国内政,不走地缘博弈的老套路,不会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二是繁荣之路。“一带一路”建设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补齐沿线国家发展短板,促进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和成果大共享,消除贫困,达到共同繁荣。三是开放之路。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一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一带一路”建设以开放为导向,构建开放型合作平台,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四是创新之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就是一个重大创新,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紧紧依靠创新,不断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加强数字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等前沿领域合作。五是文明之路。“一带一路”建设跨越多种文明,强调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学互鉴、共存共荣。
作者系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系作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