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近日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通过表决,同意将鼓浪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2处世界遗产。而此前一天,青海可可西里也获评世界遗产。至此,中国成为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和意大利并列第一。
厦门鼓浪屿与青海可可西里获评世界遗产,可喜可贺。尤其值得点赞的是,这两处新获评的世界遗产,使得中国以52处世界遗产而成为世界第一,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一方面,这得益于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加大力度保护自然与人文景观,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以鼓浪屿为例,从2000年开始,当地就制定了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等多项规章制度,历史区域的开发与保护得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然而,申遗成功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后续的保护才是申遗的关键。鉴于申遗成功对旅游业等商业开发具有强大的助推作用,一旦走上重开发轻保护的歪路,就可能违背申遗的初衷。在这方面,我们并非没有前车之鉴。比如丽江古城、张家界等世界遗产曾遭黄牌警告,张家界甚至花费数亿元进行整改,才免于被“摘牌”。当然,开发与保护失衡的现象并非中国独有,而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比如2009年德国的易北河谷被世界遗产组织除名,就是因为一座修建中的跨河大桥破坏了当地文化景观。
值得欣喜的是,中国数十年来的漫漫申遗路,虽然走过一些弯路,但总体来看也是一条绝佳的公众教育、科普路。曾几何时,一些地方过分看重申遗经济和门票收入,今天“无保护不申遗”的理念已更加深入人心。比如此次可可西里申报世遗,就明确提出是为了保护而非发展旅游,“像爱护我们的眼睛、呵护我们的皮肤一样保护好可可西里的生态环境”;而鼓浪屿在申遗成功后,厦门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表示,申遗不是最终目的,未来将坚持严格保护、坚持依法管理、坚持永续发展、坚持成果共享。不久前,鼓浪屿景区日最大承载量进一步下调为5万人次,既是为了提升旅游体验,也是为了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这些变化,折射出中国社会对申遗的态度转变。
申遗成功后,如何保护世界遗产、活化使用,还面临诸多挑战,需要用科技、行政、法律、教育等多种手段,使之形成可持续发展。当然,世界遗产也不能不开发,教条式地封闭起来,养在深闺人未识,并非申遗的目的。在开发与保护中做好平衡,形成良性循环,考验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素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治理水平。对此,我国已作出很多有益尝试:故宫限流已形成常态化、敦煌莫高窟推出全息投影、丽江将控制业态限制商业……与此同时,还要看到与其他世遗大国相比,我国的保护工作还有很多短板需要补足。比如意大利文保的专业技术和人才储备在世界上首屈一指,长期贯彻的保护理念与法律,让很多历史保护区域与几百年前的景象相差无几。这些经验都值得借鉴。
随着鼓浪屿和可可西里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成为世遗数量的“世界第一”。这不仅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保护人类文明,传承民族历史,都要求我们还要力争另一个“世界第一”:保护的力度、水平也要早日成为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