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经营者打算借助“五证合一”简化办证程序,竟遭遇当地工商和税务部门“依法依规”踢皮球,几趟跑下来不光证没办成,还把企业给“整没了”——近日,辽宁省曝光的一起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发人深省。
在这起案例中,该企业经过改制后,名称没有更改,仍然保留了“国营”字样。在办理“五证合一”时,工商部门要求先注销再重新办理,税务部门又要求办理资产核算。表面上看,相关管理部门都是依法办事,实际上却是缺少担当精神和创新意识,没有真正站在企业和群众需求的角度落实政策。
记者在基层采访时,时不时听到企业抱怨“办事难”。在湖南某县,某私营企业停产多年,债台高筑,企业向县政府打报告,请求将土地变更属性收储后挂牌拍卖。分管副县长在报告上批示,要求国土、规划等部门依法依规办理。但企业将报告送到国土部门以后,经办人员一拖半年,不说能办,也不说不能办,企业负责人不得不到处找关系疏通。
上述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他辗转托关系找到县长,在其直接过问下才启动了调规变性程序。“后来调规有点问题,事情最终没办成,前前后后跑了大半年,搞得我筋疲力尽。如果早跟我讲明白,也就不会折腾那么久了。”
企业“办事难”,说到底还是一些地方的营商环境欠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严厉整顿吏治,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出台了一系列“安商”“扶商”“亲商”政策,有力促进了各地营商环境的好转。但是,上述一些案例表明,部分地区的营商环境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从近些年查处的贪腐案件来看,很多“落马官员”背后都站着几个企业老板。曾有企业主对记者说,欠佳的营商环境必然导致政商“勾肩搭背”、钱权狼狈为奸。这种畸形现象的根源之一,就在于一些地方政府和干部在资源分配、政策制定和审批执法上拥有极大话语权和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企业恪守商业伦理,难度相当大。
政府权力错位越位,“有形的手”伸得太长,带来的结果必然是企业“戴着镣铐跳舞”,市场沉闷、封闭、缺少活力。对营商环境欠佳问题,中央早就有了深刻认识,这几年不断推进“放管服”改革,就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破除影响经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藩篱,助推我国在更高层次的国际竞争中走在前列。
对企业来说,最理想的营商环境,说得简单点就是办事不用“求”政府,不用“跑关系”。政府的存在就像空气一样,身在其中而不知,一切都是自然而然。营商环境要真正实现“脱胎换骨”,必须坚定不移地强力塑造“亲”“清”的政商关系。一方面,要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和政府改革,既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也要讲求担当精神;另一方面,还应该明确市场主体行为边界,特别是明确不能触碰的红线,明规矩于前,寓严管于中,施重惩于后。(刘良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