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走访活动全面展开后,全省党员干部进企业、访群众,梳理了一大堆建议,解决了一大批问题。很多同志不仅加深了对基层一线的了解,而且密切了与基层一线的感情,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大家一致认为,大走访应该成为所有党员干部的自觉。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大走访是服务群众、改进作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全局工作的重要方法和载体。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了“两聚一高”奋斗目标,任务繁重而艰巨,迫切需要通过大走访活动进一步激发起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今年还将迎来党的十九大,组织好开展好大走访活动,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发展环境,更是我们的重要政治责任。
离群众越近,看问题越深;与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就多亲。如果说一开始开展大走访,还是一项组织活动的话,那么随着这项活动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同志从中尝到了甜头、增强了自觉。大家通过大走访大排查,真正了解了基层、增进了感情,锤炼了作风、提升了本领,已经从“要我走”“要我访”变成了“我要走”“我要访”。
领导干部参与大走访的意义,无需赘述。那么,一些与基层接触较多的同志,或者身在基层的同志,有没有进行大走访大排查的必要?《人民日报》曾经刊登过一篇来自基层的文章。一名基层干部讲,虽然身在基层,但有时只是身入并未心入,对基层情况并不是了如指掌,对基层发展并不是心有良策。这篇文章反映的“身在基层未必了解基层”的情况,恐怕不是个例,很值得深思。
走访更要“走心”。之所以强调“走心”,其实就是要突破形式主义,真正在思想上永远与群众坐一条板凳。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脱离群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上背离群众,二是行为上疏离群众,三是工作上脱离群众,四是生活上游离群众,五是道德上叛离群众,六是作风上远离群众。有没有脱离群众,不仅表现为物理距离,还表现为心理距离,甚至心理距离是最主要的。如果党员干部心里有群众,即便因为工作需要,不能时时与群众在一起,也不会脱离群众;反之,心里无群众,即便与群众坐一起,也可能“身在曹营心在汉”。
在这次大走访活动中,有同志讲,自己虽然出身农村,也在农村工作过很长时间,自以为很懂农村,其实并不如此。通过这次大走访,才真正了解了农村、熟悉了农民。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哪怕经常与基层打交道,即便本身从事基层岗位,也需要密切联系群众,也应该主动开展大走访活动,彻底解决理想信念和能力作风的问题,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主心骨”。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身在基层也要“下基层”。联系服务群众是一个永恒课题,是对所有党员干部的要求。“大走访”更要“全走访”,真正做到了“全员参与”,把城乡居民和企业全部走访一遍,做好各项工作也就夯实了根基,拥有了无穷的活力。
毛建国